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生产者或服务提供者需要在多个国家或地区开展商业经营活动。商标作为商业经营活动中用来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其注册和保护遵循地域性原则,由此产生了商品生产者或服务提供者到国外申请注册商标的需求。为满足这一需求,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应运而生。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由《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和《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的议定书》构成。该体系为商标申请人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易操作的申请途径,申请人只需用一种语言,交一份申请,向一个局(即国际局)缴费,就可以向多个国家或地区申请商标注册。申请人办理商标国际注册后,与该商标国际注册有关的后续业务也只需在国际局办理一项程序、缴纳一笔费用即可完成登记。
我国于1989年和1995年加入了《马德里协定》和《马德里议定书》,因此,在我国通过马德里体系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应当遵循上述两个国际条约确立的制度。
在《商标法》修改前,与商标国际注册相关的国内规范性文件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7号令,即《马德里国际注册实施办法》。由于7号令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层级较低,影响力有限,不利于充分发挥通过马德里途径进行商标国际注册的优势。
《商标法》修改后,根据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商标法实施条例》中增设商标国际注册专章,对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规定,实现了国际法向国内法的转化,既方便了商标主管部门和司法部门实践,也有利于商标权利人维护自身权利,对推广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提高国内申请人商标国际注册意识有重要意义。
《商标法实施条例》中的商标国际注册专章对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明确调整对象是以中国为原属国的商标国际注册和指定中国的领土延伸申请以及其他有关申请。
明确了以中国为原属国的商标国际注册申请人资格,提出商标国际注册申请以及后续申请的条件和基本程序,主要涉及的是国际条约的适用问题。
对指定中国的领土延伸申请的审查程序进行了规定,包括对特殊商标形式的保护要求和提交材料的期限规定。
对指定中国的领土延伸申请的异议程序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异议提出的时间和途径。
对指定中国的领土延伸申请相关的后续程序进行了规定,包括续展、转让和删减的规定。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与《商标法》存在差异,因此在适用《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时存在排除适用的情形。
通过对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在中国的适用进行规定,可以提高国内法律规范的效力层级,方便商标主管部门和司法部门实践,有利于商标权利人维护自身权利,同时也有助于推广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提高国内申请人商标国际注册意识。
商标侵权不是举证倒置的;一般是根据“谁主张、该举证”的原则,商标侵权的举证责任在原告。如果被告进行积极抗辨,此时被告应对自己行为承担证明责任。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原告首先要明确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所规定的侵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然后针对各种侵权行为确定
市场管理者对市场内商户的侵权行为应当承担合理的注意义务,其注意义务是否合理,是否承担民事责任,应根据具体情形加以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五条进一步规定,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提供仓储、运输、邮寄、印制、隐匿、经营场所、网络商品交易平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向商标局提交转让注册商标申请书。转让注册商标申请手续由受让人办理。商标局核准转让注册商标申请后,发给受让人相应证明,并予以公告。转让注册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
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律、行政法规缺乏对商标代理行业的管理规定,难以实现有效监管。商标法实施条例规定,商标代理机构办理备案应报送其基本信息以及商标代理从业人员情况,由工商部门建立信用档案,对商标代理机构的违法行为,予以通报并记入其信用档案。商标法规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