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使用 > 已经核准未予公告的注册商标不能禁止他人使用

已经核准未予公告的注册商标不能禁止他人使用

时间:2023-12-19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5263

上海二中院判决避风塘公司诉人间缘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裁判要旨

商标注册人在商标局核准注册后享有商标专用权,但在商标局公告之前,该注册商标尚未取得公示效力,不能对抗第三人的使用。因此,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所造成的后果,应自商标注册公告之日起算。

案情

原告避风塘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在上海地区使用“避风塘”一词提供餐饮服务,并注册了“BI FENG TANG”商标和“避风塘”图文商标。经过十余年的经营,避风塘公司在上海地区取得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2010年,原告发现被告人间缘公司在其经营的餐厅中多次使用“人间缘避风塘”、“香港避风塘”或单独使用“避风塘”文字,导致消费者产生混淆、误认,因此将其诉至法院。

裁判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认为,原告的“避风塘”一词已成为其知名服务的特有名称,被告使用该名称构成不正当竞争;被告使用的标志与原告的两个注册商标构成近似,侵犯了其商标权。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6万元等民事责任。

被告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避风塘”一词有地理概念上的含义,并被餐饮业经营者作为特定菜肴的通用名称广泛使用,但经过原告的持续使用和宣传,已具有识别经营者身份和服务来源的作用,构成其提供的知名服务的特有名称。被告未在地理概念上和特定菜肴名称上使用“避风塘”文字,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侵犯了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构成不正当竞争。因此,法院维持原判。

评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避风塘”文字是否构成原告知名服务的特有名称。一、二审法院均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此外,本案还涉及到商标注册核准后公告之前商标权人是否有权禁止他人使用该商标的问题。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专用权自商标局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在本案中,原告的商标于2009年4月7日核准注册,但直到2010年1月14日才被公告。因此,在商标公告之前,商标权的效力体现在权利人有权自行使用其注册商标,但不能禁止他人使用。只有在商标核准公告之后,商标权才能对抗他人。在本案中,二审法院认定,被告侵犯原告商标专用权所造成的后果应从2010年1月14日起算。

此外,本案还涉及到当事人援引其他生效判决作为抗辩理由的问题。在法院的裁判过程中,相关判例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生效判决中的事实认定并不具有普遍的拘束力,且既判力也不能及于该案当事人之外的主体。在本案中,被告援引的生效判决认定的是2003年之前的事实,而法院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作出了新的认定。因此,法院并不当然认可被告的抗辩理由。

总之,商标注册人应正确理解《商标法》的含义,避免将商标申请受理与取得商标权混淆,以免在商标侵权纠纷案件中被驳回诉讼请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标转让的法律程序和要求

    商标转让的法律程序和要求。商标转让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办理注册商标的转让手续、移转手续以及依法院判决发生商标专用权移转等。转让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公告和核发转让证明。所需文件包括申请书、身份证明文件等。商标转让的办理时间大约需要6-10个月左

  • 商标注册程序及侵权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注册的程序和商标侵权的赔偿问题。商标注册程序包括商标查询、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公告和领取注册证等步骤。商标侵权行为包括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等。商标侵权赔偿数额根据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益或被侵权人的损失

  • 商标许可提前终止费用的处理

    商标许可提前终止费用的处理方式。首先,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其次,如果合同没有约定,双方可以协商;最后,如果协商无果,可提起诉讼解决争议。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了商标注册人可以与别人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人需监督商品质量并标明被许可人的名

  • 如何理解商标权的注册在先原则

    商标权的注册在先原则,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确定了商标注册申请的先后顺序原则及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初步审定公告以申请在先为原则,商标注册申请会依据不同情况处理。同时,介绍了商标权的取得方式分为原始取得和传来取得两种形式,详细解释了这两种方式的概念及具体实

  • 商标行政复议所需提交的材料
  • 商标转让证书颁发时间
  • 盗用商标权的处罚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