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转让的受让方限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以及外国人或外国企业。未经法律许可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作为商标权的受让方受到限制。商标转让费应尽量约定为分期支付,合同签订时支付部分费用,剩余部分在商标转让核准公告后支付,避免一次性支付。
1.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转让方对被转让的商标合法享有商标专用权,并且该商标专用权是有效的。商标注册证书应作为合同附件。受让方不能仅凭转让方提供的商标注册证书,还必须调查转让方是否为商标注册人。此外,应了解商标注册人名义地址是否与转让方营业执照上的名称和地址一致,若不一致,商标局将驳回转让申请。
2. 为防止同一类商品或服务上存在不同生产者或服务者使用相同商标的混乱现象和消费者的误认,应明确约定商标权人在转让其注册商标时,应将其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注册的其他相同或近似商标一并转让给同一受让人。
3. 根据现行法规,后续的商标转让不能影响先前的使用许可的效力。被许可人在许可有效期内仍可以继续使用该商标,对转让商标的受让方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商标权使用许可状态应明确约定清楚。
4. 转让方应保证在转让期间,在该商标的注册有效地域内不经营带有相同或相似商标的商品,也不得从事与该商品的产销相竞争的活动。
商标转让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在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内,按照法定程序,将其商标专用权转移给他人所有的行为。转让后,转让人失去商标所有权,受让人获得商标专用权,成为商标所有权人。
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注册商标的转让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转让人通过合同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的内容、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这种形式的转让一般是有偿的,即转让人通过转让注册商标专用权而收取一定的转让费用。
注册商标的继受转让有两种情况:
(1) 注册所有人(自然人)死亡后,其继承人按照继承程序继承死者生前所有的注册商标。
(2) 作为注册商标所有人的企业被合并或兼并时的继受移转。
这种转让形式一般发生在公有制国家。这里所说的行政命令主要是指引起财产流转的计划和行政。例如,我国国有企业根据行政命令发生分立、合并、解散或转产,必然会引起注册商标主体的变化。
商标转让公证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首先介绍了商标转让公证的法律依据和所需资料,包括自然人、企业和其他组织的资料要求。然后强调了商标转让过程中的法律注意事项,包括转让人资格、转让合同内容、转让价格及权利范围、质量保证、保密义务等。确保商标转让合法有效的
商标转让与商标变更的区别。商标变更仅涉及注册人的名称或称号变更,商标主体不变;而商标转让则是所有权变更,商标主体发生变化。两者都需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登记手续。
商标转让的具体流程。在中国,申请人可以选择委托商标代理组织或直接到国家商标局办理转让手续。对于不熟悉法律法规和程序或无法直接到商标局办理的申请人,建议委托代理。熟悉相关法规且条件良好的申请人可直接到商标局办理。外国人或外国企业申请转让必须委托代理,因
商标转让证书的颁发时间及相关流程。商标转让成功后,会颁发转让证明,而不是新的注册证书。商标转让流程包括准备资料、提交申请、形式审查、实质审查等,大约需要一段时间完成。在审查结束后,如果同意转让,商标局将颁发转让证明并公告,商标权正式转移。申请商标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