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国际专利这个术语是不存在的,准确的名称应为“专利的国际申请”。其次,国际专利申请是指根据《专利合作条约》的规定,缔约国的国民可以根据指定程序向另一个或多个缔约国申请获得专利保护。申请人需要递交指定语种的申请文件,这一递交程序视为在所有的《专利合作条约》缔约国递交了专利申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是《专利合作条约》指定的受理单位,中文是指定的语种,因此中国国民可以使用中文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专利的国际申请”。具体哪些国家和语种被指定,需要随时关注最新的指定名单。
(1) 中国国民:包括具有中国国籍的个人和依照中国法律成立的法人。中国个人,无论其居住地是否在中国境内。
(2) 中国居民:虽不是中国国民,但在中国有经常居所或实际有效的工商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外国其他组织。
(3) 与中国签订有双边协议的其他缔约国的国民和居民。
专利局收到国际申请后,认为符合规定条件的将授予国际申请日(以收到之日为国际申请日),并给予国际申请号。被授予国际申请日的国际申请在每个指定国具有正式的国家申请效力,被认为是在每一个指定国的实际申请日。
外国专利与自主研发技术的侵权问题,涉及专利保护的地域性、专利申请的要求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对于外国专利未在中国申请的情况,申请人可提出专利申请但需证明技术创新;若外国人已在中国申请专利,则国内生产相同产品可能侵权。申请专利的技术需具备新颖性、
专利申请被驳回后的复审时间问题。依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人对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通知起三个月内请求复审。复审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专利复审委员会负责,并会在复审后作出决定。若申请人对复审决定仍不服,可在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 权利要求书:说明发明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述请求保护的内容。(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审批流程专利申请—受理—初审—公告—授权2、申请实用新型专利需要提交的文件1)请求书:包括实用新型专利的名称、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姓名、申请人的姓
国际阶段是国际申请审批程序的第一阶段。它包括国际申请的受理、形式审查、国际检索和国际公布等必经程序以及可选择的国际初步审查程序。国际检索是指中国专利局按条约的规定对国际申请主题进行检索,找出与其相关的文献并指明其相关程度。通常中国专利局在自国际申请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