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于2012年8月2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项外观设计专利。2012年9月26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约定A公司将上述专利申请权无偿转让给B公司。在专利申请权人变更为B公司后,该专利于2013年4月10日获授权公告,专利号为第ZL201230360367.6号,专利权人为B公司。2013年8月13日,xx人民法院受理了A公司诉B公司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并判决上述《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无效。该判决已于2013年12月31日生效。现A公司要求B公司返还专利申请权。
《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案中,B公司于2012年9月26日与A公司签订《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在B公司成为新的专利申请权人后,2013年4月10日涉案专利被授权公告;2013年8月13日,xx人民法院受理了A公司诉B公司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并宣告《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无效,判决已于2013年12月31日生效。据此,根据上述法律规定,B公司基于《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而取得的涉案专利权,在该合同已被人民法院判决无效后,应当返还给A公司。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致合同当然不发生效力。在司法实践中,合同一旦被宣告无效,即产生自始无效的法律后果。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可知,合同被宣告无效后,应当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不过,具体的返还形式包括单方反还和双方返还两种,就本案而言,鉴于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系无偿转让,所以其返还形式应当属于单方返还,即仅由受让人向转让人返还专利申请权即可。
专利申请实质审查的时限及相关流程。发明专利申请可在自申请之日起三年内提出实质审查请求,逾期则视为撤回。审查内容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申请人需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发出后的四个月内答复,后续通知书的答复时间为两个月。答复周期视通知书数量而定,通常
专利实质审查的定义、审查时机、不需要进行实质审查的专利类型以及实质审查中被驳回的情形。专利实质审查是对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是否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实质要件进行的审查。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可随时请求实质审查。实质审查中会审查专利主题是否
专利法规定,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当事人必须订立书面合同,经专利局登记和公告后生效。书面形式和登记及公告是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生效的法定条件,未签订书面形式或未经专利局登记和公告的专利权转让合同不受法律保护。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是指转让方将其发明创造申请专
根据我国《专利法》第10条的规定,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因此,专利权的转让需要转让人与受让人共同签署书面的专利权转让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