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是发明专利申请审批程序的第二个阶段,其目的是从技术角度确定发明的专利性,即审查其是否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申请人向专利局提出实质审查请求并缴纳审查费后,即开始进行实质审查。然而,对于对国计民生有重大作用的发明,专利局可以自行对其进行实质审查。
实质审查是发明专利申请在授权之前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其目的是确定发明专利申请是否应当被授予专利权,特别是确定其是否符合专利法有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规定。实质审查程序通常由申请人提出请求后启动。如果经实质审查后没有发现驳回理由,专利局将作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决定。
在发明专利通过初步审查后,审查员会根据专利申请的具体情况发出《实质审查意见通知书》,该通知书是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阶段的证明。
实质审查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发明专利申请的申请文件进行仔细研究,对要求保护的发明进行检索,确定该发明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最终作出是否授予专利权的决定。
实质审查的内容包括:
即申请专利的主题是否有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情况。
即申请专利的主题是否属于不能授予专利权的范围。
即专利申请是否符合单一性的要求。
即申请人对申请进行修改或提出分案申请时,是否超出了原说明书(包括附图)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
即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即专利申请发明书的撰写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对所要保护的发明作了清楚、完整的说明,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
即权利要求书是否清楚和简要地表述了请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是否以说明书为依据,独立权利要求是否包含了为解决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
在申请要求优先权的情况下,如果发现在优先权日与申请日之间其他人就同一主题提出了另外的专利申请,或者经过检索发现存在此期间公开的相关对被文件时,则审查优先权要求是否成立,并根据检索出的对比文件判断该发明专利申请的专利性。
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国家知识产权局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如果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请求实质审查,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国家知识产权局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自行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外国专利与自主研发技术的侵权问题,涉及专利保护的地域性、专利申请的要求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对于外国专利未在中国申请的情况,申请人可提出专利申请但需证明技术创新;若外国人已在中国申请专利,则国内生产相同产品可能侵权。申请专利的技术需具备新颖性、
专利申请被驳回后的复审时间问题。依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人对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通知起三个月内请求复审。复审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专利复审委员会负责,并会在复审后作出决定。若申请人对复审决定仍不服,可在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我国对发明专利申请实行的是实质审查制,即对发明专利申请不仅进行初步审查,而且还进行实质审查。实质审查程序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质审查部门接收初步审查部门送来的申请案卷开始,到发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通知或者驳回申请的决定或撤回申请为止。
实质审查是发明专利申请审批程序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从技术角度确定发明的专利性,即审查其是否符合专利法所规定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要求。一般来说,申请人向专利局提出实质审查请求并缴纳了审查费以后,即开始进行实质审查。但是,对国计民生有重大作用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