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指专利权人、专利申请人或者其他权利人作为让与人,许-可受让人在约定的范围内实施专利,受让人支付约定使用费所订立的合同。
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特点
按照让与人出让专利使用权和受让人取得专利使用权的程度和范围,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可以分为独占实施许-可合同、排他实施许-可合同、普通实施许-可合同等形式。
(1)独占专利实施合同
独占专利实施合同,是指受让人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对合同规定的专利技术的使用权,让与人或任何第三方都不得同时在该范围内具有对该项专利技术的使用权。
(2)排他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排他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指受让人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对合同规定的专利技术的使用权,让与人仍保留在该范围内的使用权,但排除任何第三方在该范围内对同一专利技术的使用权。
(3)普通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普通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指受让人在规定范围内享有对专利技术的使用权,同时让与人不仅保留着在该范围内对该项专利的使用权,而且还保留着在该范围内将该专利技术的使用权出让给任何第三方的权利。许-可形式可以包含给予受让人再转让许-可。再转让许-可应当是普通实施许-可。
三、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2002年修订)第15条规定:“专利权人与他人订立的专利合同,应当自合同生效之日起3个月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备案。”《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管理办法》(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第5条规定:“当事人应当自专利合同生效之日起3个月内办理备案手续。”
现实中,很多个人或单位由于怕麻烦、不想多花钱而不去备案,到了“用得着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备案还可以有那么多用处或好处:
1、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证明是办理外汇、海关知识产权备案等相关手续的证明文件;
2、经过备案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许-可性质、范围、时间、许-可使用费的数额等,可以作为人民法院、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进行调解或确定侵权纠纷赔偿数额时的参照。
3、已经备案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受让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专利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前责令被申请人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的申请,也可以依法请求地方备案管理部门处理。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引起的专利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包括签订专利权许可协议合法化行为;若协商无果,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起诉至法院,由法院审理判决;此外,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还可以向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请求处理,如认定侵权行为并责令
专利技术的规避策略,强调通过专利分析了解竞争者专利布局的重要性。提出五类专利技术规避方案,包括借鉴专利文件中的不同部分进行设计规避,以及利用专利审查相关文件、权利要求的规避设计等。这些策略旨在有效规避专利技术,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市场机会。
专利实施许可的含义及其在国有和非国有单位或个人持有的专利中的具体应用。专利实施许可允许专利技术所有人或其授权人在特定条件下转让使用权,受让方支付使用费。国有单位持有的专利可以由相关政府部门决定实施,而对于非国有单位或个人持有的专利,若涉及国家利益和公
专利年费缴纳与专利权终止的关系。专利权人在专利授权后有义务按时缴纳年费,否则专利权将终止。未缴年费导致的专利权终止,他人实施该专利的行为不构成侵权。一案例中,杨某获螺栓实用新型专利,因未缴年费被蔡某主张专利权失效。但二审法院查明杨某已及时缴纳年费,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