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避免盲目扩大专利价值:转让专利权时,应以能够成交为原则,避免合作失败。
2. 避免求快:专利转让是法律程序,建议委托相关业内人士进行操作。
3. 专利开发要注重合作:专利技术应对社会和生活有益处和贡献,实现产业化才是造福于社会和人类的最高标准。
4. 做好转让过程中的记录:记录对于后续问题和收益分配都很重要,不要轻易进行价值评估等操作,并明确评估费用担负原则和担负比例。
5. 不要轻易交付技术资料和相关信息:在转让完成前,不要轻易交付技术资料和相关图纸等具体信息。
转让方需向受让方交付以下资料:
1. 向中国专利局递交的全部专利申请文件。
2. 中国专利局发给转让方的所有文件。
3. 转让方已许可他人实施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书。
4. 中国专利局出具的专利权有效的证明文件。
5. 上级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转让文件。
交付资料的时间、方式和地点如下:
1. 时间:根据双方约定。
2. 方式:面交、挂号邮寄或空运等方式。
3. 地点:受让方所在地或双方约定的地点。
1. 转让合同签订前已实施专利:转让合同可约定转让方在合同生效后是否可以继续实施该专利。
2. 转让合同签订前已许可他人实施的许可合同:权利义务关系转移给受让方。
1. 一次付清方式:受让方在合同生效后将转让费一次性支付给转让方。
2. 分期付款方式:受让方在合同生效后将部分转让费支付给转让方,待转让方交付全部资料后,支付余下的转让费。
支付方式可采用银行转账、托收、现金兑付等方式。
根据专利法第五十条,转让合同成立后,如果转让方的专利权被撤销或被宣告无效,且转让方没有明显违反公平原则,也没有恶意给受让方造成损失,则转让方无需返还转让费,受让方也不需返还全部资料。
如果转让合同的签订明显违反公平原则,或转让方有意给受让方造成损失,转让方应返还转让费。
受让方需负责答辩并承担由此产生的请求或诉讼费用,如果他人向专利局提出撤销专利权的请求或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或对复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转让合同签字生效后至专利局登记公告之日,转让方需维持专利的有效性,并支付相应的年费和续展费。
转让合同在专利局登记公告后,受让方负责维持专利的有效性,并承担相关费用。
双方也可以约定,转让合同签字生效后,维持该专利权有效的一切费用由受让方支付。
如果因不可抗力导致转让方或受让方无法履行合同,转让合同即解除。
根据相关税法规定,转让过程中涉及的税费由双方自行承担。
对转让方:
1. 转让方拒不交付资料,受让方有权解除合同,要求返还转让费并支付违约金。
2. 转让方逾期交付资料,受让方有权终止合同并要求返还转让费。
对受让方:
1. 受让方拒付转让费,转让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返回全部资料并赔偿损失或支付违约金。
2. 受让方逾期支付转让费,转让方有权终止合同并要求支付违约金。
1. 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争议。
2. 如协商不成,可请受让方所在地或合同签约地专利管理机关调处。
3. 如对调处结果不满意,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4. 如无法和解,可请求某仲裁委员会仲裁。
转让合同在双方签字生效之日起生效。
专利和技术秘密的有效性及其相关问题。专利的有效性要求在有效期内进行转让或许可实施,技术秘密的有效性取决于其保密性。技术转让合同的核心是技术有关情况的约定,必须明确技术的内在特征和计算使用费或转让费的基础。同时,转让或许可的范围以及转让费用的约定也是合
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借款人工资账号不属于财产权利,不具有相应的经济价值,所以是不能质押的。(二)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三)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质押合同自权利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在合同中可以特别约定禁止对方转让债权。
专利法规定,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当事人必须订立书面合同,经专利局登记和公告后生效。书面形式和登记及公告是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生效的法定条件,未签订书面形式或未经专利局登记和公告的专利权转让合同不受法律保护。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是指转让方将其发明创造申请专
根据我国《专利法》第10条的规定,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因此,专利权的转让需要转让人与受让人共同签署书面的专利权转让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