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避免盲目扩大专利价值:转让专利权时,应以能够成交为原则,避免合作失败。
2. 避免求快:专利转让是法律程序,建议委托相关业内人士进行操作。
3. 专利开发要注重合作:专利技术应对社会和生活有益处和贡献,实现产业化才是造福于社会和人类的最高标准。
4. 做好转让过程中的记录:记录对于后续问题和收益分配都很重要,不要轻易进行价值评估等操作,并明确评估费用担负原则和担负比例。
5. 不要轻易交付技术资料和相关信息:在转让完成前,不要轻易交付技术资料和相关图纸等具体信息。
转让方需向受让方交付以下资料:
1. 向中国专利局递交的全部专利申请文件。
2. 中国专利局发给转让方的所有文件。
3. 转让方已许可他人实施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书。
4. 中国专利局出具的专利权有效的证明文件。
5. 上级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转让文件。
交付资料的时间、方式和地点如下:
1. 时间:根据双方约定。
2. 方式:面交、挂号邮寄或空运等方式。
3. 地点:受让方所在地或双方约定的地点。
1. 转让合同签订前已实施专利:转让合同可约定转让方在合同生效后是否可以继续实施该专利。
2. 转让合同签订前已许可他人实施的许可合同:权利义务关系转移给受让方。
1. 一次付清方式:受让方在合同生效后将转让费一次性支付给转让方。
2. 分期付款方式:受让方在合同生效后将部分转让费支付给转让方,待转让方交付全部资料后,支付余下的转让费。
支付方式可采用银行转账、托收、现金兑付等方式。
根据专利法第五十条,转让合同成立后,如果转让方的专利权被撤销或被宣告无效,且转让方没有明显违反公平原则,也没有恶意给受让方造成损失,则转让方无需返还转让费,受让方也不需返还全部资料。
如果转让合同的签订明显违反公平原则,或转让方有意给受让方造成损失,转让方应返还转让费。
受让方需负责答辩并承担由此产生的请求或诉讼费用,如果他人向专利局提出撤销专利权的请求或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或对复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转让合同签字生效后至专利局登记公告之日,转让方需维持专利的有效性,并支付相应的年费和续展费。
转让合同在专利局登记公告后,受让方负责维持专利的有效性,并承担相关费用。
双方也可以约定,转让合同签字生效后,维持该专利权有效的一切费用由受让方支付。
如果因不可抗力导致转让方或受让方无法履行合同,转让合同即解除。
根据相关税法规定,转让过程中涉及的税费由双方自行承担。
对转让方:
1. 转让方拒不交付资料,受让方有权解除合同,要求返还转让费并支付违约金。
2. 转让方逾期交付资料,受让方有权终止合同并要求返还转让费。
对受让方:
1. 受让方拒付转让费,转让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返回全部资料并赔偿损失或支付违约金。
2. 受让方逾期支付转让费,转让方有权终止合同并要求支付违约金。
1. 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争议。
2. 如协商不成,可请受让方所在地或合同签约地专利管理机关调处。
3. 如对调处结果不满意,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4. 如无法和解,可请求某仲裁委员会仲裁。
转让合同在双方签字生效之日起生效。
专利强制许可的公共利益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在国家紧急状态或公共利益需要时,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此外,为了公共健康目的,专利局还可以对药品专利进行强制许可并出口到符合国际条约规定的国家或地区。如专利权人不服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关于发明专利转让的合法性。根据法律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进行转让,但转让必须遵守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并办理相应的手续。转让过程需通过书面合同进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从登记之日起生效。
技术合同法在新《民法典》生效后的适用范围。新《民法典》生效后,相关的司法解释和技术合同法条款将失效或被替代。技术合同法适用于法人、公民之间关于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和服务等方面的合同,以及中外企业间的技术合同。但承包合同及涉及外国企业或个人与内地法人和
中国专利权人更改所需资料清单的详细内容及相关法律规定。变更专利著录事项需要提交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等材料。涉及权利转移或发明人资格变更时,需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若申请人为法人,还需提供相关事项说明文书。若涉及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死亡等情形,应提交相关合法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