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专利法 > 专利转让 > 非专利技术转让跟特许权使用的区分

非专利技术转让跟特许权使用的区分

时间:2024-03-03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6750

非专利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非专利技术,也被称为专有技术,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已经采用但不为外界所知的各种技术和诀窍,不享有法律保护,但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一般来说,非专利技术包括工业专有技术、商业贸易专有技术和管理专有技术。

工业专有技术

工业专有技术是指在生产上已经采用但只有少数人知道的技术知识,包括生产、装配、修理、工艺或加工方法等。这些技术可以通过具体的资料如蓝图、配方、技术记录、操作方法的说明等来表现,也可以通过派遣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或接受买方人员进行技术实习等方式来传授。

商业贸易专有技术

商业贸易专有技术是指具有保密性质的市场情报、原材料价格情报以及与用户、竞争对象相关的知识。

管理专有技术

管理专有技术是指生产组织的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培训职工方法等保密知识。

特许权使用与非专利技术

特许权使用不仅仅指某个需要有偿付费使用的特许权,而是一类权利。大部分特许权使用属于知识产权类(非专利技术除外),因为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中可以有偿使用并合法交易的主要权利。非专利技术也包括在特许权使用中。

非专利技术的特点和法律规定

非专利技术并不受专利法的保护,它通过自我保密的方式来维持其独占性。非专利技术具有经济性、机密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实施条例》(失效)第六条的规定,非专利技术包括未申请专利的技术成果、未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成果以及专利法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成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内容包括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物和植物品种以及有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但对于上述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规定授予专利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科技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的规定》,非专利技术成果应具备以下条件:(1)包括技术知识、经验和信息的技术方案或技术诀窍;(2)处于秘密状态,即不能从公共渠道直接获得;(3)有实用价值,即能使所有人获得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4)拥有者采取了适当保密措施,并且未曾在没有约定保密义务的前提下将其提供给他人。只要企业的技术具备以上特征,那么这项技术就是该企业的非专利技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专利强制许可的公共利益

    专利强制许可的公共利益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在国家紧急状态或公共利益需要时,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此外,为了公共健康目的,专利局还可以对药品专利进行强制许可并出口到符合国际条约规定的国家或地区。如专利权人不服决

  • 发明专利的转让合法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关于发明专利转让的合法性。根据法律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进行转让,但转让必须遵守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并办理相应的手续。转让过程需通过书面合同进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从登记之日起生效。

  • 技术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技术合同法在新《民法典》生效后的适用范围。新《民法典》生效后,相关的司法解释和技术合同法条款将失效或被替代。技术合同法适用于法人、公民之间关于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和服务等方面的合同,以及中外企业间的技术合同。但承包合同及涉及外国企业或个人与内地法人和

  • 专利权人更改所需资料清单

    中国专利权人更改所需资料清单的详细内容及相关法律规定。变更专利著录事项需要提交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等材料。涉及权利转移或发明人资格变更时,需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若申请人为法人,还需提供相关事项说明文书。若涉及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死亡等情形,应提交相关合法材

  • 使用许可协议
  • 专利侵权纠纷的财产保全程序
  • 等待实审提案专利是否可转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