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拆迁和正常拆迁在实施方式和法律性质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协议拆迁并非由政府进行征收,而是由开发商或其他民事主体对房屋进行征收。在协议拆迁中,被征收人与征收方签订的是民事拆迁协议。协议拆迁可能存在违法行为的风险。
正常拆迁是指取得拆迁许可的单位,根据城市建设规划要求和政府批准的用地文件,依法拆除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房屋和附属物,并对受拆迁影响的单位和居民进行重新安置和补偿。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补偿协议中订立了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如果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不能达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房屋征收部门将向市、县级人民政府报告,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作出补偿决定,并在征收范围内进行公告。
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包括补偿协议中规定的事项。对补偿决定不服的被征收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房屋买卖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双方自愿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法定情形会导致合同无效。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出卖人主体不当、买受人主体不当、出卖人隐瞒抵押事实和销售拆迁安置房屋等情况也会导致合同无效。购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从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开始,到最终强制拆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拆迁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获取政府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拟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申领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