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明确载明以下事项:
1. 公司名称和住所;
2. 公司经营范围;
3. 公司注册资本;
4. 股东的姓名或名称;
5. 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6. 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
7. 公司法定代表人;
8. 股东会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股东应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1. 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在制定或修改公司章程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a. 制定或修改公司章程的权利属于股东会;
b. 制定或修改公司章程须以股东会决议进行;
c. 制定或修改的公司章程不得违背公司法的强制性条款。
公司章程的制定由股东会通过后,股东在公司章程上签名或盖章,然后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公司章程的修改应遵循以下程序:
a. 董事会提出修改公司章程的提议,并提出修改草案;
b. 将修改公司章程的提议通知其他股东;
c. 股东会对公司章程修改条款进行表决,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并制作股东会决议;
d. 公司应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2. 与公司治理有机地结合
在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的过程中,应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大机构与公司治理有机结合,以发挥最大功效。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 规定明确、详尽的股东会议事规则,使股东会的召集、表决、决议的制定、通过等问题有章可循;
b. 规范董事会的运作,明确董事会的权力范围,规范董事任免规则、建立规范的董事资格,建立健全董事会议事规则;
c. 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明确监事会、监事的权力、义务,完善监事会构成及议事规则。
3. 完善公司章程内容使之切实可行
公司章程应将法律原则性规定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制定一部规范、科学的公司章程可以避免股东之间发生纠纷。在制定公司章程时,必须考虑周全,规定得明确详细,以免产生歧义。
a. 法定记载事项必须予以载明,包括《公司法》第25条所规定的前十个方面的事项;
b. 任意记载事项必须合理合法,内容应充分考虑公司自身情况,对法律没有规定或规定不够具体的内容进行细化和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关于公司解散的各种原因和程序。包括因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被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况下公司的解散方式。同时,文章还详细说明了普通有限责任公司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在解散决议方面的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解散的事由。一般解散事由包括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等。强制解散事由则是主管机关决定、责令关闭等。股东请求解散的事由是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使股东利益受损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时,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
法人和执行董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的定义、特点和职责。法人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承担有限民事债务。而执行董事在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中设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其职权由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的股东根据其公司类型和出资额度承担责任。
出资证明书的交付是否属于公示要件的问题。我国《担保法》规定出资证明书的交付不是质押生效的要件,但律师认为它应作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设质的公示要件之一。学者梁*星认为只需交付出资证明书,而不需要股东名册记载。但律师认为股东名册的登记也是股东转让出资的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