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七条第六款的规定,股东会有权审议和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这意味着公司的利润分配是由股东投票决定的,可以选择分配或者不分配利润。
如果公司连续五年盈利,但不向股东分配利润,并且符合章程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那么投反对票的股东有权要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其股份。
一旦股东会通过不分红决议,股东必须在决议通过之日起60日内与公司达成股权收购协议。如果股东无法与公司达成协议,那么股东有权在决议通过之日起9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作为股东的自然人或法人,我们应当积极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股东权益。如果公司长期不分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迫使公司按照法律规定分配利润。
股东知情权的内容、理论依据以及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股东知情权包括查阅权、质询权、公司检查人选任请求权和诉讼救济请求权等。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过于简单笼统,缺乏完整逻辑体系,存在对股东质询权不明确和外部检查人选任权缺失等问题。
公司与老板个人借款的还款方式及如何识别公司人格混同问题。公司以其全部资产承担债务责任,包括组织机构、经营业务和财产方面的混同情况需注意。要辨别公司人格混同,可通过查询企业信息、收集交易信息等方式寻找证据。对于债的混同风险,可要求对方提供充分保证并及时
股东出资不到位需要承担的责任。股东如未按规定缴纳全部出资,需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需补充缴足未到位的出资额并支付违约金,且在公司对外负债时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行政责任方面可能会面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若存在虚假申报
股东会决议对股东罚款的合法性及法律依据。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股东间没有管理或从属关系,股东大会原则上无法对股东进行处罚。股东完成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义务后,并不受股东大会决议的处罚。但是,如果公司章程有特别规定或授权,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股东会决议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