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认缴出资制度下,成立公司时,股东仍然需要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进行出资。只有在股东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才能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册登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如果股东以货币出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如果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如果股东不按照规定缴纳出资,除了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进行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股东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认缴出资额是指公司各股东承诺应向公司缴纳的资本数额,各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之和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后就是公司的注册资本。认缴出资额应该在公司章程里明确记载。
实缴出资额则是各股东按照章程规定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实际缴纳的出资额。
在2014年3月1日之前,公司注册登记既要登记注册资本(认缴额),也要登记实收资本(实缴额)。公司法修订后,公司注册只需要登记注册资本,不再登记实收资本,因此在注册登记时不需要验资报告。这是登记制度的改革,过去是“实缴登记制”,只有实缴资本到位才能登记设立。现在是“认缴登记制”,只要股东认足出资额就能登记设立。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而且无论是“认缴登记制”还是“实缴登记制”,股东都需要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
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实缴出资的问题。我国采用认缴制度,股东可在规定时间内认缴出资。未按规定缴纳出资的股东需承担违约责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认缴出资额和实缴出资额的区别,包括注册资本性质、出资额构成以及办理工商手续的程序等方面。
公司解散时的实物资产分割方式。清算时,实物资产可折现用于偿还债务,剩余财产按照股东出资或持股比例分配。清算期间,公司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财产不得分配给股东,直到债务清偿完毕。公司破产清算流程包括解散决议和清算组成立、债权人通知和公告、清算方
关于公司成立后出资额是否需要验资的问题。依据我国公司法规定,成立有限责任公司不需要验资,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则需要验资。文章还详细说明了验资的适用范围,包括企业设立、分期缴纳注册资本、企业重组等情形。同时,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股份未能募足
股东出资时间与公司成立的相关问题。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出资时间通常在公司成立前,需按期足额缴纳认缴的出资额,无论是货币还是非货币财产出资都需要依法办理相关手续。新修订的《公司法》实行认缴登记制,不规定实缴时间,但股东仍需履行实缴出资的义务,否则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