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的概念及其特征
时间:2024-08-15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法人的定义和特征
法人是一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享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社会组织
法人是一种客观存在,作为组织体存在,与自然人有所不同。
2. 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
法人的成立必须依法进行,法律是法人成为民事主体的基本前提。
3.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的承认是为了使其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因此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4.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在违反义务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其责任范围以其所拥有或经营管理的财产为限,成员和其他人不对此承担责任。
法人的分类
大陆法系国家法人的分类
大陆法系国家根据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对法人进行分类:
- 公法人和私法人:根据法人设立的法律根据进行分类,公法人是由国家管理机关等公法设立的法人,私法人是由公司等依私法设立的法人。
- 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根据法人的内部结构的不同,社团法人以人的存在为成立基础,并以章程作为活动依据;财团法人以捐助的财产为成立基础,并以捐助的目的和设立的章程为活动依据。
- 公益法人和营利法人:根据法人的成立目的的不同,社团法人又分为公益法人和营利法人,公益法人以公益为目的,如学校;营利法人以营利为目的,如公司。
英美法系国家法人的分类
英美法系国家根据法人资格的享有者对法人进行分类:
- 集体法人和独体法人:集体法人是由多数人组成、可永久存在的集合体,如市政府、公司等;独体法人是由担任特定职务的一人组成的法人,如牧师、主教等。
我国法人的分类
我国根据法人设立的宗旨和所从事的活动的性质进行分类:
- 企业法人: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私营企业法人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人和外资企业法人等。
- 机关法人:享有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力,以国家预算作为独立的活动经费,具有法人地位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
- 事业单位法人:从事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各类法人,如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新闻、出版等公益事业的单位。
- 社会团体法人:由自然人或法人自愿组成,从事社会公益、文学艺术、学术研究、宗教等活动的各类法人,包括人民群众团体、社会公益团体、学术研究团体、文学艺术团体、宗教团体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董事长的权利和职责
董事长的权利和职责。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有权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并检查决议实施情况。副董事长协助董事长工作,在董事长无法履职时,将代为履行。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董事长需提前通知全体董事和监事。此外,特定情况下可召开临时会议。
-
独立董事的定义和角色
独立董事的定义和角色,包括其独立性、特权和责任。独立董事是独立于公司股东和管理层的专业人士,能够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具有多项特权,如重大关联交易的认可权、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解聘提议权等。独立董事的决策需要取得多数同意,并在董事会
-
企业内部存货管理的授权与控制
企业内部存货管理的授权与控制问题。详细阐述了存货接触的授权与限制、存货的请购与采购控制、存货的验收与保管控制、领用与发出控制以及盘点与处置控制等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存货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存货,确保其处于最佳库存状态,并降低存货损失风险。
-
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要求
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要求及义务。对于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被限制行为能力、因犯罪行为受到刑罚、在破产公司中担任职务并对破产有责任、被吊销执照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个人债务未清偿等情况下的人员不得担任。此外,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需遵守法律和公司章
-
公司决议的有效性
-
持股权与董事会入选的关系
-
董事监事等对企业的法定义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