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权投资的成本应当以取得时的成本为准。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包括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等相关费用,但不包括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成本应根据以下情况分别确定:
1、支付现金:以支付的全部价款及相关费用作为投资成本。
2、放弃非现金资产:以放弃的非现金资产经评估确认的价值作为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如下:
(一)以非现金资产投资时,其公允价值为放弃的非现金资产经评估确认的价值。
(二)如果放弃的非现金资产不需要评估,公允价值的确定方式为:
- 若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其市价即为公允价值;
- 若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应参照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公允价值;
- 若该资产及类似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应按照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
(三)如果所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比放弃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更为清楚,那么在确定投资成本时,如果被投资单位是股票公开上市公司,该股权的公允价值即为对应的股份的市价总额;如果被投资单位是其他企业,该股权的公允价值应按评估确认价或双方协议价确定。
(四)如果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取得股权的公允价值超过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差额应作为资本公积准备项目;反之,则应按照谨慎原则确认为损失,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五)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收到投资者以非现金资产投入的资本时,应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收资本记账。而投资者将非现金资产换取长期股权投资属于非货币性交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的规定,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换取长期股权投资时,应以换取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分析,包括股权价值评估困难、公司章程规定的特殊性和股权质押的成立条件等方面。其中需要注意股权价值评估过程中目标公司信息的收集和评估机构的选取,还需关注公司章程是否有更高的股权质押规定。同时,股权质押的成立需满足签订股权质押合同
股权收购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包括对目标公司的全面调查,特别是对股权结构、资产状况、负债状况及可能存在的或有负债等的审查。同时,还需仔细审查目标公司的章程,关注股权转让的限制性规定。在股权收购过程中,受让方应与中介机构合作进行尽职调查,并将报告作为股权转
股权受让操作中的法律要点。股权受让人在进行股权受让前需要进行公司调查,包括注册合法性、财务审计、权利负担和商业信誉等方面的调查。股权受让分为股东间转让和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两种情况。办理股权转让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具有法律意义,对抗第三人,公司有义务办
股权质押未办理质押登记的法律效力问题,以及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及质押登记的监管难题。讨论了不同股东管理方式下的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和质押问题,指出工商行政机关对未办理股权登记托管的股份公司的监管存在真空。同时,强调了公司对于股东的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并建议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