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 承担什么责任
时间:2024-09-30 浏览:6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出纳是否明知他(会计)挪用公款的事情,甚至是否有串通的意思表示。如果有就肯定构成挪用公款的共犯,如果没有,还要结合下面第二点看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相关的内容。
出纳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律分析
背景
在某一国家单位会计本人挪用公款110万元,通过转账从出纳手中转入会计本人账户。会计已向出纳出具了挪款说明,并详细说明了挪用的款项。会计在转账时告诉出纳是上缴职工住房公积金和上缴财政,但实际上会计使用这笔钱进行股票投资亏损,并无还款能力。现在的问题是,出纳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承担,责任的程度是多少。
法律分析
根据你提供的材料和我以往类似案件的经验,我给出以下答复:首先,要确定出纳是否知道会计挪用公款的事实,甚至是否存在串通的意图。如果有串通意图,则出纳明确构成挪用公款的共犯。如果没有串通意图,还需要结合下面的第二点来判断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其次,要考虑会计拿钱的行为是否符合单位的常规提款程序。也就是说,会计要求出纳进行转账是否符合单位的转账程序,是否有其他相关领导签字确认。综上所述,如果出纳没有串通意图,并且转账程序符合单位的常规流程,出纳将不承担刑事责任。相反,只要违反上述两点中的任何一点,出纳就有成为共犯的风险。
追问
追问:出纳在会计把公款挪用去干什么的情况下并不知情,是后来会计才告诉出纳的。
回答
这意味着出纳不符合第一点,即没有明知的情况。如果说第二点,出纳在转账时符合单位的一般流程,出纳将不承担此次挪用公款的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会计在不符合单位转账程序的情况下进行转账,出纳将不承担刑事责任,而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这是因为出纳的审查不严谨导致公司遭受经济损失,所以出纳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非刑事责任。上述法律意见是我在处理一位高校出纳案件时总结出的认定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经济犯罪量刑金额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对于经济犯罪中的挪用公款罪,量刑金额标准有所不同。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犯罪者将面临追究刑事责任,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下
-
私自挪用公款的法律处理及相应措施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挪用公款给其他个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对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通过上文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私自挪用公款怎么处
-
公款私存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利用职务上便利,将公款私存到自己账户,归自己使用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达到较大就构成挪用公款罪。仍应以挪用公款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以根据情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会受到哪些处罚
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帐,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修改为“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五)本级人民政府要求报告
-
股东挪用公款怎么处理
-
亏空公款自首还用还吗
-
破产管理人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