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受到纪律处分:
1. 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提供法律援助,或者拒绝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提供法律援助;
2.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时收取财物;
3. 从事有偿法律服务;
4. 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经费。
对于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的财物,司法行政部门将责令其退还;从事有偿法律服务的,将予以没收违法所得;对于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经费的行为,司法行政部门将责令追回,情节严重的将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律师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受到处罚:
1. 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或擅自终止法律援助案件;
2.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时收取财物。
对于第二项违法行为,司法行政部门将责令其退还违法所得的财物,并可同时处以罚款,罚款数额为所收财物价值的1倍至3倍。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在以下情况下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
1. 请求国家赔偿;
2. 请求社会保险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3. 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
4. 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
5. 请求支付劳动报酬;
6. 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
1. 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
2. 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
3. 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
1. 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未成年人;
2. 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
在上述情况下,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援助时,无需对被告人的经济状况进行审查。
律师风险代理费的最高标准,根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不得高于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同时阐述了诉讼代理人与辩护人的区别,包括产生根据、诉讼地位、任务、适用范围、权利内容和权限范围等方面。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需签订风险代理收费合同,明确双方风险责
甲方与乙方关于代理资格的协议内容,包括代理资格的要求、代理范围和期限、双方的责任和权利、代理价格和销售指标,以及订货、付款和货运等相关事项。协议要求乙方必须具备法人资格、固定营业场所和付款能力,并遵守甲方的代理销售策略和协议规定。乙方成为甲方专属代理
我国犯罪学界关于刑事被害人的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基于犯罪成因和罪责,将被害人分为无辜被害人、有错被害人、错责相当的被害人、有责任的被害人及有罪被害人五类。第二种则是基于被害人权益,包括人身权利被害人、财产权利被害人和民主权利被害人三类。这种分类方法有
劳务纠纷的法律援助申请流程和劳务协议纠纷的律师收费标准。申请人需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向当地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提交相关文件申请。同时,《劳动法》提供调解和仲裁等解决方式。律师收费根据原告诉讼请求标的额确定,按不同价值范围收取不同比例的代理费用。若未解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