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由人民法院进行指定:
如果未成年人在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法定代理人的指定。
如果有监护资格的人与未成年人之间无法达成协议,也可以由人民法院进行法定代理人的指定。
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区别:
监护人主要负责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以及承担对其抚养、照顾、管理、教育等方面的民事责任。而法定代理人则主要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或参加诉讼时担任代理人。
法定代理人是监护人的一种法定身份,旨在帮助监护人更好地履行职责。因此,当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给他人造成损害时,监护人的责任在于监护人的过错,即监护人未尽到对被监护人的管束责任,而不是与法定代理人身份相关的责任,也不是监护人作为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监护人的设定目的是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解决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事行为能力方面的障碍。而法定代理人的设定目的在于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行为和诉讼行为,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通过法定代理人的代理,能够积极参与民事和诉讼活动,维护自身的利益。
遗产分配权的代理权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继承人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遗产分配权。同时,放弃继承权是继承权人的单方法律行为,可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表示,但需符合法律规定。书面方式更慎重,有助于稳定遗产再分配。
律师风险代理费的最高标准,根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不得高于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同时阐述了诉讼代理人与辩护人的区别,包括产生根据、诉讼地位、任务、适用范围、权利内容和权限范围等方面。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需签订风险代理收费合同,明确双方风险责
一起因食用问题奶粉导致的健康损害赔偿案件。原告因食用被告商场出售的含有有害物质的奶粉而导致健康问题,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在内的各项费用,并承担诉讼费用。原告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回避申请被驳回后的复议申请对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向法院、检察院或公安机关提出复议申请,具体复议流程和时限根据不同机关的规定有所不同。这些机关应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复议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这一程序有助于当事人维护自身权益和确保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