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观要件:不可抗力的发生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不可能预见的。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无法预知事件何时何地发生,也无法预先知道发生情况如何。如果事件能够事先预料、预测、预报,并能采取措施避免,则不能认定为不可抗力。
2. 客观要件:在现有条件下,当事人所具备的物质力量和技术力量对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和不可克服的。如果根据现实条件,当事人能够采取措施避免和消除事件的发生,则不能认定为不可抗力。
3. 结果要件:事件的发生必然导致合同部分或全部不履行以及延迟履行,或者导致标的物部分或全部毁损。如果某种客观情况的出现并不构成履行合同的障碍,就不能将其视为不可抗力。
合同解除方式的分类,包括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协议解除是通过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可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法定解除则是根据法律规定,在一定情形下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如不可抗力、违约等情形。
中国法律中的瑕疵履行概念,介绍了其与不能履行、迟延履行和拒绝履行的区别,重点分析了加害给付与瑕疵履行的不同点。瑕疵履行虽然履行存在缺陷,但仍可视作一种履行行为;而加害给付则因履行行为给债权人带来超出履行利益的损害。举例说明了两者在买卖合同中的具体表现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单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项。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得擅自解除。在解除合同前,当事人需要注意合同违约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明确表示或行为不履行主要债务等。当事人应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解除合同,同时可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在单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相关问题。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可以是法律规定的期限、约定的期限或合理期限。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有具体规定。若无规定或约定,合同解除权在三个月的“犹豫期”内未行使将消灭。合同解除的条件包括不可抗力等情形。解除权行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