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 > 盗用他人姓名行为的法律处罚及处理方式

盗用他人姓名行为的法律处罚及处理方式

时间:2023-12-31 浏览:5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8482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身份信息被泄露时,如果个人信息被坏人使用会对我们自己造成不利影响。那么,盗用姓名应该如何处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姓名权的法律保护及处罚

一、姓名权的侵犯及民事责任

任何干涉、盗用、假冒他人姓名的行为均构成侵犯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侵犯姓名权的行为往往带有某种违法和违背社会道德的目的,容易给权利人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

然而,同名同姓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多数是非故意或巧合的,不能视为侵权行为。只有当行为人有意识地、甚至别有用心地使用他人姓名时,才构成侵犯姓名权的行为。此外,若行为人对他人的姓名进行侮辱,则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而非姓名权。

二、姓名权的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改变自己的姓名,并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冒用。

此外,《户口登记条例》第18条规定了公民变更姓名的办理程序。当公民年满18周岁且需要变更姓名时,应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当公民的姓名权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手段、场合、行为方式、侵权行为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来确定。

三、侵犯姓名权的行为

姓名权属于具体人格权,指自然人享有的决定、变更和使用其姓名的权利。侵犯姓名权的行为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 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

(二) 盗用他人姓名,即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从事某种活动,以谋求不正当利益。

(三) 冒用他人姓名,即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某种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

盗用和冒用姓名的区别在于,盗用是指盗取某人的姓名,但不一定冒充姓名本人。例如,A盗用B的姓名向C称自己是B的好友,以获取某种利益。而冒用是指冒用某人的姓名,自己扮演的是姓名本人。例如,A自称是B进行欺骗以获取某种利益。

当发现姓名权被侵害的情况时,权利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害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及确定名誉侵权责任的要素。涉及侵权事实的证据包括文字、音像制品、口头及其他形式的侵权证据,侵权后果的证据需证明直接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失。法人需提交资格证明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诉讼需授权委托书。确定名誉侵权责任考虑主观过

  • 人身权属于侵权责任范围吗?

    人身权是否属于侵权责任范围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包括人身权益的侵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文章详细阐述了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医疗期间产生的费用、因残疾产生的费用以及因受害人死亡产生的费用等。同时,提到了最新资

  • 医疗机构泄露隐私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泄露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负有保密患者隐私的义务,若泄露隐私导致患者受损,医疗机构需承担侵权责任。同时,法律规定了不必要的检查行为及干扰医疗秩序的行为也应承担法律责任。

  • 姓名权与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盗用他人姓名是指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的名字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是指干扰他人对自己姓名的决定和使用权。冒用他人姓名是指使用他人的名字来冒充他人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盗用和冒用姓名的区别在于盗用是盗取他人姓名,自己不一定是姓名本人

  • 姓名权的侵权表现及侵权责任形式
  • 姓名权的侵权形式
  • 盗用别人身份信息贷款会坐牢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