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纠纷多久进行尸检
时间:2024-08-24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实社会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容易发生纠纷,比如去看病的时候发生医疗纠纷,如果医疗导致死亡是可以进行尸检的,那么对于医疗事故纠纷多久进行尸检?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医疗事故纠纷的尸检程序
一、尸检的时间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患者死亡后,医患双方当事人在48小时内无法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的情况下,应进行尸检。如果具备尸体冻存条件,可以将尸检时间延长至7日。尸检必须得到死者近亲属的同意并签字。
二、尸检的执行机构和人员
尸检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这是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人员的义务。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邀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与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如果一方拒绝或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该方将承担责任。
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程序
1. 首次医疗事故鉴定:由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在受理医疗事故鉴定后的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所需的鉴定材料。2. 当事人提交材料:当事人收到医学会通知后的10日内,应提交与医疗事故鉴定相关的材料、书面陈述和答辩。医学会应在接到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后的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3. 鉴定过程:专家鉴定组组长主持具体鉴定过程。首先,患者陈述意见和理由,然后医院进行陈述。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对双方进行询问。必要时,专家可以现场查看患者病体并进行医学检查。4. 讨论和形成鉴定结论:专家鉴定组对双方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和答辩进行讨论,经过合议,根据半数以上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对于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应予以注明。5. 鉴定书的制作:鉴定结束后,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包括违法违规事实、因果关系、责任程度、事故等级和对患者的医疗护理建议。为保护专家和医患双方的利益,一般不准许旁听医疗事故鉴定过程。6. 再次鉴定的申请:如果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满意,可以在收到首次鉴定结论后的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程序与首次鉴定相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的法律规定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的法律规定,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的计算方式和赔偿标准。赔偿范围涵盖了受害人的多项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丧葬费和精神损害赔偿等。医疗纠纷分为医疗侵权纠纷和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属于医疗侵权纠纷范畴。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当事人委托鉴定时需支付费用,如确认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支付,否则由当事人支付。鉴定费用根据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和鉴定级别而定。重新鉴定时不得再次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市级鉴定费用2200元或低于此金额,省级鉴定费用则高于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分类及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分类及具体操作。包括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法院要求鉴定等三种情况。医学会在接到鉴定申请后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整个鉴定周期需要约60天。鉴定结论具有法律证明效力,可作为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和法院审判的依据。患者如对首
-
技巧一:及时复印封存资料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的两个重要技巧。一是及时复印封存资料,患者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应及时复印封存病历等资料,以确保其真实性,避免院方篡改病历的嫌疑,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二是谨慎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医疗机构应承担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
-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
-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
构成医疗事故的四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