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格改变;
2) 单肢体瘫肌力4级;
3) 单手全肌瘫肌力4级;
4) 双手部分肌瘫肌力4级;
5) 双足部分肌瘫肌力4级;
6) 单足部分肌瘫肌力≤3级;
7) 脑叶切除术后无功能障碍;
8) 符合重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
9) 面部烧伤植皮≥1/5;
10) 面部轻度异物沉着或色素脱失;
11) 双侧耳廓部分或一侧耳廓大部分缺损;
12) 全身瘢痕面积≥20%;
13) 女性一侧乳房缺损或严重瘢痕畸形;
14) 一侧或双侧眼睑明显缺损;
15) 脊椎压缩骨折,椎体前缘总体高度减少1/2以上者;
16) 一手除拇、食指外,有两指近侧指间关节离断;
17) 一手除拇、食指外,有两指近侧指间关节无功能;
18) 一足拇趾缺失,另一足非拇趾一趾缺失;
19) 一足拇趾畸形,功能完全丧失,另一足非拇趾一趾畸形;
20) 一足除拇趾外,其他三趾缺失;
21) 因开放骨折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反复发作者;
22) 四肢大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无积液;
23) 急性放射皮肤损伤Ⅳ度及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手术治疗后影响肢体功能;
24) 放射性皮肤溃疡经久不愈者;
25) 一眼矫正视力≤0.2,另眼矫正视力≥0.5;
26) 双眼矫正视力等于0.4;
27) 双眼视野≤80%(或半径≤50°);
28) 一侧或双侧睑外翻或睑闭合不全者;
29) 上睑下垂盖及瞳孔1/3者;
30) 睑球粘连影响眼球转动者;
31) 外伤性青光眼行抗青光眼手术后眼压控制正常者;
32) 双耳听力损失≥41dB或一耳≥91dB;
33) 体力劳动时有呼吸困难;
34) 发声及言语困难;
35) 牙槽骨损伤长度≥6cm,牙齿脱落8个及以上;
36) 舌缺损<舌的1/3;
37) 双侧鼻腔或鼻咽部闭锁;
38) 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张口困难Ⅱ°;
39) 上、下颌骨骨折,经牵引、固定治疗后有功能障碍者;
40) 双侧颧骨并颧弓骨折,无开口困难,颜面部凹陷畸形不明显,不需手术复位;
41) 肺段切除术;
42) 支气管成形术;
43) 双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致胸廓畸形;
44) 膈肌破裂修补术后,伴膈神经麻痹;
45) 心脏、大血管修补术;
46) 心脏异物滞留或异物摘除术;
47) 食管重建术后,进食正常者;
48) 胃部分切除;
49) 十二指肠带蒂肠片修补术;
50) 小肠部分切除;
51) 结肠部分切除;
52) 肝部分切除;
53) 胆道修补术;
54) 腹壁缺损面积<腹壁的1/4;
55) 脾部分切除;
56) 胰部分切除;
57) 甲状腺功能轻度损害;
58) 甲状旁腺功能轻度损害;
59) 输尿管修补术;
60) 尿道修补术;
61) 一侧睾丸、副睾丸切除;
62) 一侧输精管缺损,不能修复;
63) 性功能障碍;
64) 一侧肾上腺缺损;
65) 已育妇女单侧卵巢切除;
66) 已育妇女单侧输卵管切除;
67) 已育妇女单侧乳腺切除;
68) 其他职业性肺疾患,肺功能正常;
69) 中毒性肾病,持续低分子蛋白尿;
70) 慢性中度磷中毒;
71) 工业性氟病II期;
72) 减压性骨坏死II期;
73) 轻度手臂振动病;
74) 二度牙酸蚀。
保护受害人利益的诉讼时效起算标准。文章提出在确定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时,应当以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更多地采用“知道”的标准而不适用“应当知道”的标准。考虑到专业因素,如某些药品的毒副作用损害难以被普通人了解,起算时间应考虑此特殊性。对于人身损害赔偿
不同领域人体损伤鉴定的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包括轻微伤、轻伤、重伤、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文章详细说明了各类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涉及法律、工伤、职业病等多个领域。同时,文章还涉及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和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等。
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的法律规定,内容包括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学术性和行业性社会团体的作用,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办公室的设立及其职责,医疗机构监督员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执业活动的检查指导等方面。同时,也介绍了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和中医(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中关于诊断失误的过错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问诊、检查、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过错情形,包括实施检查、未实施检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具体错误。同时,文章也讨论了治疗失误的过错,包括治疗方法选择、治疗时机选择以及用药的过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