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损害 > 医疗纠纷处理的流程是什么

医疗纠纷处理的流程是什么

时间:2024-07-09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664
对于医疗纠纷处理的流程是什么,你了解吗?相信还有不少人对此还有疑问,针对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下面由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律程序

一、医疗纠纷初起

1、当事人(医护人员)应当详细记录医疗纠纷的事实经过,并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解释和解答工作。

2、发生纠纷的科室主任应组织科内医护人员对医疗纠纷进行讨论总结,吸取教训,纠正不足,制定预防类似纠纷的制度,并向医务部上报该起纠纷的讨论意见。同时,科室主任也应向患者或家属作出相应的解释工作,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如果发生的医疗纠纷属于科内可以自行解决的,也要上报医务部备案。

3、经科主任及责任人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应及早上报医务部,并提供有关纠纷的书面材料。

二、院内医疗技术讨论会

1、科室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应及时上报医务部。医务部接到上报后,应进行调查、了解和沟通,并组织科主任、当事人及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调解。如果无法调解,医务部应请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批准召开院内医疗纠纷技术讨论会。

2、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相关医疗纠纷的技术讨论工作。

3、技术讨论会应有主持人负责宣布医疗技术讨论的程序和会议纪律。

4、科主任和当事人必须准时出席院内医疗技术讨论会。在会上,当事人应认真、负责地陈述诊疗经过,科主任应公正、科学地陈述科内讨论意见。

5、会议应邀请专家进行讨论。

6、书面材料经医疗安全委员会和参加讨论的专家反复讨论、认证后,讨论结论应在会议后的30日内交与患方及科主任。

7、患方及科室责任人对医疗技术讨论结论有异议时,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市区级医学会组织召开的医疗事故鉴定会

1、发生医疗纠纷的科主任及当事人必须在一周内提交医疗事故鉴定材料,并准时将材料交到医务部。医务部应将材料提交给医学会,配合医学会组织开展鉴定工作。

2、根据鉴定结论,与患者协商解决。

3、如果协商解决不成功,患者及家属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四、法院诉讼

1、医务部应准备相关向法庭提交的材料,并聘请律师准备陈述及答辩。医务部专职干事及发生纠纷科室科主任应出庭。

2、根据法院审判结果进行处理。

3、如果医院承担相应责任,院内应根据相关制度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

4、医院应制定相关整改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妇产科护理的医疗纠纷处理事项

    妇产科护理中医疗纠纷的处理事项。包括病案管理、科主任责任、患者死亡处理、复印病历的封存、医教部和治安办的协助、医教部的职责、答复时限、医学鉴定、医务人员的态度以及合法性的确认等方面。同时,文章还概述了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医生和患者双方对医疗后果

  • 医疗纠纷处理协议

    医疗纠纷处理协议中的各个方面,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医疗事故等级、医疗事故原因以及赔偿数额等。协议排除了对责任人的追究,但和解解决医疗纠纷存在局限性和风险。文章强调应鼓励当事人采用正式的和解协议,并通过公证或担保等形式增强其法律效力。

  •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赔偿年限的计算方法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项目计算方法。具体涵盖了从医疗费用到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各项赔偿标准。对于残疾生活补助费用,赔偿年限受患者年龄影响,60岁以上患者赔偿年限有限制。其他赔偿项目也各自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

  • 医疗事故投诉程序及赔偿方式

    医疗事故后的投诉程序及赔偿方式。患者及家属需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涉及调查处理和医疗鉴定等程序。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赔偿可通过协商处理、调解处理及民事诉讼等途径进行。投诉方法包括拨打医院医务科电话、县卫生局医政股电话等。

  • 医疗纠纷处理途径不包括什么
  • 医疗纠纷必须要尸检吗
  • 精神病科医疗意外及医疗纠纷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