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事人(医护人员)负责记录事实经过,并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解释和解答。
2. 纠纷发生的科室主任组织本科医护人员讨论总结,并制定相关制度以避免类似纠纷的发生。科主任向医务部报告,并向患者或家属作出解释。
3. 如果纠纷属于医疗责任,科室应自行解决并向医务部备案。
4. 无法通过解释和调解解决的医疗纠纷应及早上报医务部,并提供相关书面材料。
1. 科室上报医务部无法解决的医疗纠纷,医务部调查、了解和沟通后,组织科主任、当事人和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调解。
2. 如果无法调解,医务部向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申请召开院内医疗纠纷技术讨论会。
3. 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实施医疗纠纷的技术讨论工作。
4. 会议主持人宣布讨论程序和纪律,科主任和当事人必须准时出席,当事人应详细陈述诊疗经过,科主任应公正陈述科内讨论意见。
5. 专家进行讨论。
6. 书面材料经医疗安全委员会和参与讨论的专家反复讨论和认证后,讨论结论在会后的30天内交给患方和科主任。
7. 患方和科室责任人有权对讨论结论提出异议,可以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向法院起诉。
1. 纠纷的科主任和当事人必须在一周内提交医疗事故鉴定材料,并及时交给医务部,由医务部提交给医学会进行鉴定。
2. 根据鉴定结论与患者协商解决。
3. 如果协商解决不成功,患者及家属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1. 医务部准备提交法庭的相关材料,由专职律师准备陈述和答辩。医务部专职干事和纠纷科室科主任出庭。
2. 根据法院的审判结果进行处理。
3. 如果医院承担相应责任,根据相关制度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4. 医院制定相关整改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问题。赔偿金额没有具体规定,取决于患者病情伤残等级、康复和后续治疗等因素,长期护理费用可能高达上百万。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11项,每项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
妇产科护理中医疗纠纷的处理事项。包括病案管理、科主任责任、患者死亡处理、复印病历的封存、医教部和治安办的协助、医教部的职责、答复时限、医学鉴定、医务人员的态度以及合法性的确认等方面。同时,文章还概述了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医生和患者双方对医疗后果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详细描述了强制医疗的申请程序,包括公安机关的强制医疗意见书、人民检察院的强制医疗申请以及人民法院的强制医疗决定。同时,对于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可以采取临时的
医疗纠纷处理协议中的各个方面,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医疗事故等级、医疗事故原因以及赔偿数额等。协议排除了对责任人的追究,但和解解决医疗纠纷存在局限性和风险。文章强调应鼓励当事人采用正式的和解协议,并通过公证或担保等形式增强其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