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设计作品侵权责任由谁承担
时间:2024-04-14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委托设计作品侵权便是其中之一。那么,委托设计作品侵权责任应当由谁承担?对于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委托设计作品的侵权责任承担
直接侵权的归责原则
根据我国理论界的不同观点,委托人的行为若构成侵权,则只能是直接侵权。关于直接侵权的归责原则,存在较大分歧。有些人主张对于著作权的直接侵权应实行无过错责任,而另一些人则主张实行过错责任。从审判实践来看,在审理委托作品侵害第三人著作权的案件时,法院通常采用过错责任原则。法院在审理中认定委托人和受托人未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因此判决委托人与受托人承担连带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和第14条的规定,以下两种情形的著作权归属具有特殊性:1. 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的著作权归报告人或讲话人。讲话人或报告人可以根据约定向执笔人支付适当的报酬。2. 当事人合意以某人的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如果当事人对于著作权归属没有约定,那么著作权归被记载的人所有。
委托人的直接侵权还是间接侵权
在委托作品侵害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况下,关于委托人是承担直接侵权责任还是间接侵权责任,审判实践的做法并不一致。直接侵权指的是未经版权人许可,也缺乏合理使用或法定许可等抗辩理由,而实施受版权人专有权利控制的行为,例如复制、发行、表演和改编作品等。1. 这是各国版权法普遍明文规定的一类版权侵权行为。从理论上讲,版权间接责任是指某些当事人虽然没有亲自从事复制、传播或改编等直接侵权行为,但由于其与直接侵权行为或直接侵权人的关系,也需要对直接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2. 在国外,著作权间接侵权的立法体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通过成文法直接规定从属侵权行为和许可侵权;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关于间接侵权的规定散见于各个判例,并形成一个以帮助侵权和替代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完备间接侵权制度。3. 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著作权间接侵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著作权间接侵权是过错责任,间接侵权人在主观上明知或有理由知道直接侵权行为的存在;其次,间接侵权人虽未直接从事使用作品的活动,但为这种活动提供方便或促成这种活动的实现。然而,在委托创作的作品侵害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况下,委托人是侵权作品的定作者,也是侵权作品的最终使用者和实际受益者。委托人的行为与间接侵权主体的特征不符,因此,如果其行为构成侵权,只能是直接侵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版权补证的流程步骤
版权补证的流程步骤。可以选择自行前往版权局办理或委托机构代办。自行办理需提交补证申请,准备补证材料并递交审查,通过后领取新证书。委托机构办理则通过咨询顾问提交申请,准备资料并提交至版权局审核,一般需要1-2个月完成审核并发放证书。
-
著作权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著作权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其中,著作权侵权行为主要包括未经许可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行为具有违法性以及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不正当竞争行为则包括混淆行为、限制竞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相关法律知识,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中
-
职务作品的分类
职务作品的分类以及著作权的归属问题。职务作品分为一般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其中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特殊职务作品则是单位对外承担责任,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对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也做出了相关规定,
-
品牌托管的含义
品牌托管的概念及其意义。品牌托管是一种经营形式,品牌将部分管理职权委托给特定个人或机构代为管理。托管机构要求具备优势资源,与被托管单位形成互补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品牌托管有助于专业化分工、控制开支、建立激励制度,解决直营管理中的难题,并方便对上下级员
-
交通财产损失评估费的承担责任
-
投资委托协议
-
高空坠物砸到汽车,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