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对软件最终用户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但法律工作者对相关规定有关上述问题的理解却有所不同。针对此问题,目前法律界存在以下主要观点:
1、软件用户明知或应知使用的是侵权软件的,构成侵权,应承担法律责任。持此观点的理由是:当行为人使用的是侵权软件,且行为人明知或有合理依据应知该软件为侵权软件的情况下,该软件用户的行为构成侵权,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不追究软件用户的侵权责任,无疑是对用户购买、使用侵权软件的鼓励和支持,是打击盗版成为空话。
2、软件用户购买、使用侵权软件不用承担侵权责任。持此观点的理由是:国家制定软件著作权保护制度的目的是实现软件著作权人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在著作权法范围内,软件用户购买、使用侵权软件不承担侵权责任。《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了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属于合理使用。合理使用的规定是适应了我国目前的国情的。
3、营利单位和政府部门使用盗版软件应承担侵权责任。此观点介于观点1和2之间。其理由是:营利性单位使用软件,不具有文化消费的色彩,其目的是用于生产经营,其具备购买正版软件的能力,且利用他人的智力成果谋取利益,构成侵权。而政府部门既是法律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其执行公务不用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之上,故政府部门若使用盗版软件,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个人购买、持有和使用盗版软件,可以视为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公益单位在业务范围内少量使用盗版软件不应视为侵权。
作者的财产权的保护期及相关法律保护问题。公民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终身及其死亡后的五十年;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后的五十年;电影作品等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之后的五十年,但未发表的作品不再享有保护期。中国政府对私有财产
产品设计图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根据著作权法,产品设计图受到保护,但不包括构思、想法和技术方案。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包括未经许可发表、署名、篡改和剽窃作品,以及未经许可的使用和其他侵权行为。严重侵权行为需承担民事责任,并可能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追究。
设计方案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当他人侵犯你的设计方案著作权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权。著作权侵权是指违反著作权法,侵犯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的行为。著作权侵权的赔偿应遵循全部赔偿、法定标准赔偿、法官斟酌裁量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限制等原则。
专利侵权判断的步骤,特别是在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上。美国采用的三步分析法对于准确确定侵权行为具有借鉴意义。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步骤包括对原告作品的分析、对被控侵权作品及被告使用方式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需关注作品是否属于著作权法保护范围、是否具有独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