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恶意抢注商标的行为包括以下情况:
注册人注册商标并不是出于使用的目的,而且注册的商标是他人已经使用一段时间,但未申请注册的。这种情况应当被认定为恶意抢注商标。
就相同或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翻译他人在中国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并且容易导致混淆。
代理人或代表人以自己的名义申请注册被代理人或被代表人的商标,且就同一种或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与他人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申请人与该他人具有合同、业务往来关系或其他关系,明知该他人商标存在。
商标抢注行为侵犯他人在先的商标权或著作权。真正的权利人可以提出异议,使该商标不被授权。即使在被抢注的商标注册后,真正的权利人也可以将该商标无效。
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中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包括诉前证据保全的条件、裁定和执行、担保及解除措施等,同时强调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滥用职权或从事商标代理业务和商品生产经营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注册的程序和商标侵权的赔偿问题。商标注册程序包括商标查询、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公告和领取注册证等步骤。商标侵权行为包括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等。商标侵权赔偿数额根据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益或被侵权人的损失
商标纠纷的解决方式。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请求处理侵权纠纷,后者可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罚款。对于赔偿数额争议,当事人可请求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若调解无效,仍可向法院起诉。
商标权和商号权的差异。两者在客体、注册机关、权属性质、权利范围和时效性、适用法律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不同。商标权的客体是注册商标,用于区别商品来源;商号权的客体是企业名称,与商业主体的人格和身份相关。了解这些差异对企业合法使用商标和商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