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保护 > 商标侵权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商标侵权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时间:2020-07-21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200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经注册的商标是具有商标权的,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侵犯注册商标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么商标侵权处罚标准是如何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商标侵权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侵犯注册商标权的,依据对商标权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损失难以确定的,按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损失和获得利益因以确定的,按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六十三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人民法院审理商标纠纷案件,应权利人请求,对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除特殊情况外,责令销毁;对主要用于制造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材料、工具,责令销毁,且不予补偿;或者在特殊情况下,责令禁止前述材料、工具进入商业渠道,且不予补偿。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得在仅去除假冒注册商标后进入商业渠道。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1、恶意伪造、制造他人已注册的商标标识亦或销售恶意伪造、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商品。这种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销售恶意伪造、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商品;

(2)没有经过商标权所有人认可或者委托而制造其注册商标的标识;

(3)恶意伪造他人的注册商标标识;

(4)超过商标权所有人给予的权限恶意制造其注册商标标识;

2、没有经过注册商标的法定所有人的认可,擅自在相同产品亦或相似产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似的商标。具体情况涵盖以下四种:

(1)在相似的商品上采用和他人的注册商标类似的商标;

(2)在相同商品上采用和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3)在相似性的商品上采用和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4)在相同商品上采用和他人注册商标类似的商标。

未经当事人认可采取以上行为,不管是故意或者过失,都构成了对他人注册商标的侵权。

3、恶意出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这类属于明知故犯型,销售者明明知道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却知法犯法,也构成了商标侵权。

4、对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实施的其他侵权行为。

(1)恶意为侵害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人提供仓库储存、物流运输、、藏匿等滋生行为的。此类侵权行为以故意实施为前提条件。

(2)代销已知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的行为。对此种行为采用过错责任的原则。

(3)在相同的商品上,把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类似的文字或者图形作为商品名称亦或商品装潢使用,并容易造成误认的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标权穷竭抗辩的条件及其限制

    商标权穷竭抗辩的条件及其限制,包括合法投入的要求、告知来源的义务以及保障质量的要求。同时,为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当事人应密切关注商标注册情况、加强自身产品的商标标识管理,并注册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对商标注册申请和侵犯

  • 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及其理解

    商标侵权的定义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如未经许可使用注册商标、销售假冒商品等。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商标侵权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对于商标侵权行为,应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同时消除影响并恢复名誉等。行政责任方面则包括责令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

  • 销售假冒商标的定罪标准

    销售假冒商标的定罪标准,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构成商标侵权罪的要件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商标、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情节严重等。对于不同情节,法律有相应的刑罚和处罚形式,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单位犯罪也有相应处罚规定。

  • 如何理解商标权的注册在先原则

    商标权的注册在先原则,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确定了商标注册申请的先后顺序原则及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初步审定公告以申请在先为原则,商标注册申请会依据不同情况处理。同时,介绍了商标权的取得方式分为原始取得和传来取得两种形式,详细解释了这两种方式的概念及具体实

  • 商标异议程序与合法权益的关系
  • 法律对商标撤销的规定
  • 商标侵权的构成要素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