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所以强拆超过两年,是无法申请国家赔偿的,但如果在中途出现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可以中止,自中止原因消失后,可继续进行计算。
《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九条 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时效的规定。
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强拆致使公民财产权造成损害的,可以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返还财产;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六条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返还财产;
(二)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依照本条第三项、第四项的规定赔偿;
(三)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四)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五)财产已经拍卖或者变卖的,给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的价款;变卖的价款明显低于财产价值的,应当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六)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七)返还执行的罚款或者罚金、追缴或者没收的金钱,解除冻结的存款或者汇款的,应当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八)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常见的违法拆迁手段,包括未批先用、越权批地、规避审批权以租代征、土地供用方式违法、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非法圈地违规设立各类开发区和集体土地非法入市等行为。文章详细阐述了这些行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揭示了违法拆迁给被征地农民带来的严重后果。
房屋被强制拆除后的救济途径,包括通过上诉来维护合法权益。政府有责任证明拆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如无法证明,则强拆行为违法。投诉人持有土地使用权证,其财产权受法律保护,可向法院起诉。如主持拆迁的领导无法说明拆迁的合法性及合理性,政府或上级部门应追究相关人
合同解除后是否需要交诉讼费以及合同解除后的损失如何赔偿的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解除合同纠纷诉讼需要交纳诉讼费用。合同解除后的损失赔偿范围可通过协议确定,但法律也规定了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下的责任承担。同时,损害赔偿额应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
民法典中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如何赔偿的问题。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可抗力因素包括不可预见性、不可避免性和不可克服性。此外,合同中可以列明不可抗力条款以明确免责情况,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