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保护 > 有哪些行为会被认定为恶意抢注商标

有哪些行为会被认定为恶意抢注商标

时间:2022-02-17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8207
依据《商标法》的规定,恶意抢注商标,是指以获利等为目的、用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中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域名或商号等权利的行为。关于有哪些行为会被认定为恶意抢注商标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恶意抢注商标的认定行为

1. "恶意抢注"是指以谋取利益为目的,采用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中已经使用并具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域名或商号等权利的行为。

2. "恶意抢注"主要发生在以"申请在先"为授权原则、能够带来经济或精神利益的权利领域,尤其在商标、域名和商号方面。以下是抢注商标的行为:

(1) 复制、模仿、翻译他人驰名商标进行申请注册的行为;

(2) 代理人或代表人抢注被代理人或被代表人商标的行为;

(3) 抢注他人已经使用并具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4) 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抢注他人商标的行为。

3.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条、第三十条

恶意抢注商标的判定标准

我国商标法对于恶意抢注的判定主要考虑以下情况(但不限于):

①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代理或代表、贸易、合作、地缘或其他关系,明知或应知被申请人的商标;

② 被申请人因申请享有在先权利的商号、作品、外观设计、姓名、肖像等具有知名度或其他因素,明知或应知他人在先权利的存在;

③ 申请人主张被申请人构成恶意抢注其商标行为时,需考虑申请人商标的独创性;

④ 被申请人因作为公共资源的旅游景区名称、产地名称具有知名度,明知或应知该名称的存在;

⑤ 争议商标注册后,被申请人以牟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妨碍他人正当使用,向他人索要高额转让费、许可使用费、侵权赔偿金,或进行误导公众的宣传,造成市场混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抢注商标的法律性质

    抢注商标的法律性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抢注商标是违法行为。商标注册需遵守不得损害他人在先权利及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商标等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职能和商标争议解决机制。驰名商标恶意注册没有时间限制。

  • 销售假冒商标的定罪标准

    销售假冒商标的定罪标准,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构成商标侵权罪的要件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商标、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情节严重等。对于不同情节,法律有相应的刑罚和处罚形式,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单位犯罪也有相应处罚规定。

  • 如何理解商标权的注册在先原则

    商标权的注册在先原则,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确定了商标注册申请的先后顺序原则及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初步审定公告以申请在先为原则,商标注册申请会依据不同情况处理。同时,介绍了商标权的取得方式分为原始取得和传来取得两种形式,详细解释了这两种方式的概念及具体实

  • 商标异议程序与合法权益的关系

    商标异议程序与合法权益的关系。商标异议程序允许社会公众发表意见,形成社会监督,保护合法权益。任何主体在商标初步审定公告三个月内可提出异议,并需满足一定条件。国内企业或个人可直接办理异议,外国企业或个人则需通过代理组织。异议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提前或

  • 法律对商标撤销的规定
  • 商标侵权的构成要素
  • 恶意抢注商标的要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