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有限公司解散的规定是怎样的
时间:2022-08-17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解散情形的规定是公司解散事由是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等。公司决议解散之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解散的规定是怎样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股份有限公司解散的法律规定
一、解散情形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解散的情形包括:
-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 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 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 人民法院依照本法规定予以解散。
如果公司属于第一种情形,即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而继续存续。
修改公司章程的程序为:有限责任公司须经持有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须经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如果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二、股份公司和有限公司的区别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在以下方面存在差异:
- 股份有限公司是资本结合的公司,而有限责任公司不仅是资本结合,还是股东之间的信任关系的结合。
-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以股份形式表现,每股金额相等,股东的表决权按认缴的出资额计算;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是通过所认缴的出资额比例来表示,股东表决和偿债时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比例享有权利和承担责任。
- 有限责任公司只能由发起人集资,不能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也不能发行股票,不能上市;而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向社会公开筹集资金并上市融资。
-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不得多于50人,而股份有限公司必须有2-200发起人,股东人数无限制。
-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为三万元,而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五百万元,上市公司为五千万元。
- 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较为简单灵活,可以根据章程约定,不设监事会、董事会;而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定期召开股东大会,上市公司还需聘用外部单独董事。
-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受限制,股东之间转让股权需经过股东会过半数股东同意;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转让不受限制,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更高。
- 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状况只需按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向股东公开,无须对外公布;而股份有限公司需要定期公布财务状况,上市公司还需通过公共媒体向公众公布财务状况。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分析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分析,包括股权价值评估困难、公司章程规定的特殊性和股权质押的成立条件等方面。其中需要注意股权价值评估过程中目标公司信息的收集和评估机构的选取,还需关注公司章程是否有更高的股权质押规定。同时,股权质押的成立需满足签订股权质押合同
-
股权收购的重要事项
股权收购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包括对目标公司的全面调查,特别是对股权结构、资产状况、负债状况及可能存在的或有负债等的审查。同时,还需仔细审查目标公司的章程,关注股权转让的限制性规定。在股权收购过程中,受让方应与中介机构合作进行尽职调查,并将报告作为股权转
-
股权受让操作的法律要点
股权受让操作中的法律要点。股权受让人在进行股权受让前需要进行公司调查,包括注册合法性、财务审计、权利负担和商业信誉等方面的调查。股权受让分为股东间转让和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两种情况。办理股权转让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具有法律意义,对抗第三人,公司有义务办
-
股权质押未办理质押登记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股权质押未办理质押登记的法律效力问题,以及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及质押登记的监管难题。讨论了不同股东管理方式下的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和质押问题,指出工商行政机关对未办理股权登记托管的股份公司的监管存在真空。同时,强调了公司对于股东的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并建议执法
-
股权转让协议
-
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是多少
-
诈骗股权如何认定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