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过程中,发起人依法办理公司设立的相关手续。发起人在公司设立的行为,对公司能否设立成功以及设立后的公司状况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发起人对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承担法定责任。这些责任包括:
一、公司不能成立时的责任
公司不能成立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
(1)发起人未按期召开创立大会;
(2)创立大会决议不设立公司;
(3)公司设立在条件上不符合法律规定,公司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4)发起设立的,发起人未认足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或募集设立的,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超过招股说明书规定的截止期限尚未募足的。
但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公司不能成立,发起人应当承担的法定责任是:
(1)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债务包括合同之债及侵权之债;费用是指为设立公司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如验资费、股票承销费、交通费等。
(2)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连带责任。连带责任是指公司的债权人或认股人可以要求发起人的任何一个或者几个人予以清偿、返还。
二、发起人对自己的过失行为应当承担责任
发起人在设立公司的过程中,应当尽心尽力,履行发起人的义务,使股份有限公司能顺利的设立。公司成立后,在公司设立过程中所产生的的债权债务均由公司承担,但根据本条规定,如发起人因自身的原因的过失,导致股份有限公司的利益受损,那么根据民法的一般原理,发起人应当对自己的过失行为对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因本项针对的责任是一种过失责任,故未规定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与前两项有所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九十四条: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承担下列责任:
(一)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
(二)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连带责任;
(三)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发起人的过失致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应当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章程的制定目的、背景注册信息、公司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及股东信息等内容。该公司变更为永久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规范公司的组织与行为及股东间权利义务关系。同时明确了公司的宗旨和经营范围。
股票的定义、功能、用途、获取途径以及内容。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代表股票持有者对股份公司部分资本的所有权,具有经济利益且可以上市流通转让。股票的获取途径包括作为发起人获得、购买原始股、购买二手股票以及通过赠与或继承获得。股票
公司设立的主要两种方式: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发起设立是由发起人自行认购公司全部或首期发行股份的方式,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而募集设立仅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可通过向社会公开或特定对象募集股份的方式设立。为了防止损害投资者利益,发起人认购的股份在
股东协议的各个方面,包括公司缔结、股东及出资情况、公司名称、经营地点和经营范围、职务和分工以及股东的权利和义务等。协议明确了出资方式、认缴出资额、出资比例和缴付出资的时间等重要事项。同时,规定了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资产权益转让、分取红利、共同协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