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过程中,发起人依法办理公司设立的相关手续。发起人在公司设立的行为,对公司能否设立成功以及设立后的公司状况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发起人对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承担法定责任。这些责任包括:
一、公司不能成立时的责任
公司不能成立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
(1)发起人未按期召开创立大会;
(2)创立大会决议不设立公司;
(3)公司设立在条件上不符合法律规定,公司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4)发起设立的,发起人未认足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或募集设立的,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超过招股说明书规定的截止期限尚未募足的。
但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公司不能成立,发起人应当承担的法定责任是:
(1)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债务包括合同之债及侵权之债;费用是指为设立公司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如验资费、股票承销费、交通费等。
(2)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连带责任。连带责任是指公司的债权人或认股人可以要求发起人的任何一个或者几个人予以清偿、返还。
二、发起人对自己的过失行为应当承担责任
发起人在设立公司的过程中,应当尽心尽力,履行发起人的义务,使股份有限公司能顺利的设立。公司成立后,在公司设立过程中所产生的的债权债务均由公司承担,但根据本条规定,如发起人因自身的原因的过失,导致股份有限公司的利益受损,那么根据民法的一般原理,发起人应当对自己的过失行为对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因本项针对的责任是一种过失责任,故未规定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与前两项有所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九十四条: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承担下列责任:
(一)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
(二)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连带责任;
(三)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发起人的过失致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应当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章程的相关内容,包括公司的基本信息、经营范围、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注册资本等。公司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股东享有选举、监督等权利,并需履行出资等义务。公司注册资本及股东出资方式和比例也有详细规定。
公司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资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发起人的资格多样化,包括自然人和企业法人等,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如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和一些金融机构不能作为其他行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这样的规定旨在促进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符合国情和国际接轨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包括发起人数量、股本总额、股份发行和筹办事项、公司章程、公司名称和组织机构以及公司住所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介绍了股份有限公司的两种设立方式: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并强调了陷入法律纠纷时请律师的优势,包括提供专业法律意见、代表个人
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债务是否应由公司承担的问题。法人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公司债务由公司财产承担。股东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其限度是股东应交付的股金额。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的”资合公司”,股东债务与公司债务在法律上有明确的界限。若涉及法律纠纷,建议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