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认定故意侵犯商标行为
时间:2022-08-08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认定故意侵犯商标行为应具备以下要件如下: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行为具有违法性。违法行为与造成损害的事实之间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违法行为是由于当事人的过失或故意造成的。关于怎么认定故意侵犯商标行为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侵犯商标行为的认定要件
要认定侵犯商标的故意行为,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1. 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
必须存在实际损害事实,即侵犯商标行为已经对他人的权益造成了损害。
2. 行为具有违法性
侵犯商标行为必须违反法律规定,违法性是认定侵权的重要条件。
3. 违法行为与造成损害的事实之间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侵犯商标行为必须与造成的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侵权行为直接导致了损害的发生。
4. 违法行为是由于当事人的过失或故意造成的
侵犯商标行为必须是当事人故意或过失造成的,而非无意识或无过失的行为。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依据
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以下行为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二)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四)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五)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六) 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七)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商标间接侵权的主观故意行为的判定
要判定商标间接侵权的主观故意行为,需注意以下情形:
1. 故意销售、许诺销售、进口专利产品的关键部件、专门用于专利产品的模具,或专门用于实施专利方法的机器设备或中间体材料;
2. 未经专利权人授权或委托,擅自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技术;
3. 专利许可合同的被许可方违反合同约定的“不得转让”条款,擅自许可第三人实施专利技术;
4. 专利权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而许可第三人实施专利技术;
5. 技术服务合同的受托方在解决委托方特定技术问题时,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利用其专利技术。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加盟商是否有权使用公司注册商标?
加盟商是否有权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加盟商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获得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授权。同时,转让注册商标需要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商品质量,并在商标局进行备案和公告。法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认定驰名商标是否
-
商标侵权罚款金额如何确定
商标侵权的罚款金额如何确定。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行为和赔偿损失,侵权赔偿额可按侵权人的获利或被侵权人的损失来计算。如难以确定,法院将根据情节判决,最高不超50万元。对于未构成犯罪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处以罚款。
-
假冒专利罪与假冒商标罪的区别
假冒专利罪与假冒商标罪的区别。假冒专利罪侵犯的是他人的专利权和国家的专利管理制度,在专利有效期限内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假冒专利。假冒商标罪则侵犯的是他人的商标专用权和国家的商标管理制度,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
-
如何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
如何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问题。当事人应关注商标注册情况,加强商标标识管理,并考虑注册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以增加保护范围。在商标侵权案件中,被侵权人可以选择在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一般会采取民事制裁方式处理,包括责令停止侵害
-
如何保护自己的设计Logo免遭盗用
-
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公司注册商标权
-
直播带货买的假货可以要求假一赔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