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合伙企业而言,有些合伙人对权利的认识不足,错误地将合伙企业视为设立和经营的企业,忽视了企业性质与个人财产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对外承担无限责任,这意味着他们的个人财产可能会受到牵连。举例来说,当由甲、乙、丙三人组成的合伙企业破产时,三人需要使用个人资产来偿还企业所欠债务。即使丙已按约还清应分摊的债务,但仍有义务使用个人财产为甲、乙两人清偿应分摊的合伙债务,同时丙也拥有对甲、乙追索财产的权利。
自新公司法实施以来,“一人公司”等中小企业逐渐增多,有些投资人错误地将设立和经营的公司视为有限责任公司,实际上这是个人独资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公司投资人将公司财产与家庭或个人财产混为一谈,这可能导致公司人格的丧失,失去了“有限责任”的保护。
例如,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如果无法证明公司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是独立的,那么股东可能需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仍然可能追索到股东个人的财产。
在公司设立时,一些企业家为了展示实力,可能会虚报注册资金或通过注册抽逃出资的手段放大注册资本。然而,这种行为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填补出资、否定公司人格,甚至可能构成犯罪行为。
公司章程可以被视为公司的“宪法”。如果企业老板不仔细了解公司章程,可能导致小股东权益得不到保护等问题,甚至使公司陷入僵局。因此,在公司设立时,企业老板应该重视公司章程的设计,明确公司的治理结构。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资金不足是难以避免的情况。企业要实现扩大经营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融资。目前常见的融资方式包括银行借贷、民间借贷、股东追加投资、吸收新股东增资扩股、发行公司债券以及上市融资等。
不同的融资方式存在不同的法律风险。例如,民间借贷可能涉及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票据诈骗”或其他金融凭证诈骗等法律风险。银行借贷可能面临“高利转贷”、“违法发放贷款”、“贷款诈骗”及其他金融诈骗的法律风险。因此,企业老板在融资方面应注意提高法律风险管理理念,从而降低法律风险的发生率。
国有企业裁员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出现严重经营困难、经营方式调整或破产重整等情形下,可以进行裁员。裁员条件需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裁员顺序有优先留用人员。国有企业裁员需遵循提前说明情况、提出方案、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等程序。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融资功能及其融资方式。详细介绍了融资租赁、银行承兑汇票、不动产抵押等常见融资方式以及股权转让、提货担保等特殊融资方式,并介绍了中小企业可通过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融资的方式。
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工作的相关制度。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等。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原则,包括会计核算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借贷复式记账法等。还详细说明了记账与账簿的相关内容。
虚拟股权的定义和特点。虚拟股权是国家保留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放弃部分或全部收益权、决策权、监督权等,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平衡取舍的权利。虚拟股权具有虚拟化形式、股东权益不完整、无需出资等特点,作为股权激励方式,能激励核心员工关注企业经营状况和利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