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是指将个体工商户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市场主体登记部门核发营业执照、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市场主体登记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个体工商户是我国公民从事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主体形式,对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创业促进和社会稳定维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全面推行“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有利于建立更便利、完善、优化和集约化的市场准入新模式,简化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程序,方便公民从事个体经营,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
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仅适用于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自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
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业务包括:(1)开业登记;(2)变更登记;(3)注销登记。
实行“两证整合”后,新办个体工商户由市场主体登记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不需要再单独办理税务登记证,但是并不意味着取消税务登记,税务登记的法律地位依然存在。
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后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同时具备原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功能,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中介机构等均要予以认可。
个体工商户换发“两证整合”营业执照后,原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自动失效。
对于暂未办理“两证整合”的个体工商户,其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继续有效。
个体工商户换领“两证整合”营业执照不收取任何费用。
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法人和其他组织建立覆盖全面、稳定且唯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该代码共18位,规定一个主体只能拥有一个统一代码,一个统一代码只能赋予一个主体。主体注销后,该代码将被留存,保留回溯查询功能。
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营业执照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设计为18位,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1位“9”):为市场监管部门代码;第二部分(第2位“2”):为个体工商户代码;第三部分(第3-8位):为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第四部分(第9-17位):为主体标识码;第五部分(第18位):为校验码,由系统自动生成。
个体工商户首次办理涉税事项(如纳税义务办理纳税申报或领用、代开发票)时,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其税务管理信息,并纳入正常管理。
换领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应尽快联系税务机关办理启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相关涉税业务。特别是被税务机关公告认定为非正常户的个体工商户,在换领“两证整合”营业执照后,应尽快办理解除税务非正常事宜。
已在税务机关启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个体工商户,如果登记信息发生变更,主管税务机关通过外部信息交换系统获取工商部门变更工商登记有关表单信息,并对变更信息进行确认,纳税人无需至税务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已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且在税务机关办理涉税事项的个体工商户申请注销登记时,应向登记机关提交税务机关出具的《清税证明》,其他个体工商户仍按原规定办理注销登记。
国务院令第596号关于个体工商户条例的内容。该条例旨在保护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发展,并加强对其监督和管理。条例明确了个体工商户的定义、登记机关、市场准入原则、监督和管理、政府支持和服务、个体劳动者协会的作用,以及登记申请和办理、登记事项变
股权转让协议的各个方面,包括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转让标的及价款、转让款的支付、股权的转让、保证、违约责任及协议变更等条款。甲乙双方在完成股权转让后,乙方享有有限公司%的股份及相关权益,同时需履行相应的义务。若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或按约定提交仲
个人独资企业与一人公司在投资主体、法律形式、投资者责任承担等方面的区别,以及独资企业与有限公司在投资主体、法人资格、设立条件、税收缴纳等方面的不同。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主体单一,不具备法人资格,投资者承担无限责任;而一人公司和有限公司则具有法人资格,投资
个人独资企业能否增加股东的问题,指出独资公司无法增设股东,如需增添则须转为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探讨了个人独资企业的债务注销问题,指出企业需还清债务并完成清算后,方可办理注销手续,且企业法定代表人仍需承担企业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