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 > 征地需要什么手续

征地需要什么手续

时间:2022-09-08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1015
发布拟征地通告;征询村民意见,并组织听证;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确认;拟定“一书四方案”并上报审批;征用土地公告;征地补偿登记;拟定补偿安置方案并公告;根据群众意见修改相关方案并公告;落实征地补偿安置资金;实施补偿安置方案并交付土地。关于征地需要什么手续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征地手续的法律程序

一、征地手续的具体步骤

1. 发布拟征地通告:征地部门发布公告,通知相关村民拟征地的意向,并组织听证会。

2. 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确认:进行土地的权属调查和登记确认,确定征地范围和相关附着物。

3. 拟定“一书四方案”并上报审批:制定征地补偿方案、安置方案、拆迁方案和用地方案,并上报审批。

4. 征用土地公告:公告征用土地的决定,通知相关权益人。

5. 征地补偿登记:登记征地补偿的相关信息,确保权益人的合法权益。

6. 拟定补偿安置方案并公告:制定征地补偿和安置方案,并公告通知相关群众。

7. 根据群众意见修改相关方案并公告:根据群众的意见对相关方案进行修改,并公告通知相关权益人。

8. 落实征地补偿安置资金:确保征地补偿和安置资金的到位,保障相关权益人的合法权益。

9. 实施补偿安置方案并交付土地:按照制定的补偿和安置方案进行实施,并将土地交付给相应的使用方。

二、征地手续的法律依据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条的规定:

房屋征收部门应制定征收补偿方案,并报市、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市、县级人民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

征地流程的法律程序

一、征地流程的三个主要步骤

1. 征收决定:征地部门根据法定程序作出征收决定,并通知相关权益人。

2. 安置补偿:征地部门与被征收人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订立补偿协议,涉及补偿方式、金额、支付期限、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期限等事项。

3. 强拆实施:在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并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不搬迁的情况下,进行强制拆迁。

二、补偿协议的法律约束力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补偿协议一旦订立,各方当事人必须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有权依法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拆迁维权:村委会是否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村委会在征地拆迁中的法律责任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对村委会的行政行为可提起诉讼,监察机关也对村委会及其成员进行监察。征地补偿标准和补偿项目在法律框架下进行规定和执行,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等。村委会并不凌驾于法律之上

  •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包括拆迁管理的规定、拆迁许可的申领条件及审查流程、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内容。办法规定拆迁单位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并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

  • 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申请的提出者和所需材料

    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的申请人及其提交的材料。申请人可以是拆迁人、被拆迁人或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也可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申请时需提交身份证明、资格证明、产权纠纷证明等。此外,文章还概述了房屋拆迁的一般程序,包括暂停公示、入户调查评估、制定拆迁实施方案等阶段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包括变更的定义、适用范围、变更条件、申请、审查、公示、听证会等程序性内容。该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规划许可变更管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建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管理,强调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变更,并

  •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若干意见
  • 房屋拆迁管理规定及公示
  • 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方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