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分利润股东能退股吗?
时间:2024-07-05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股东权益与公司收购
背景
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股东在以下情况下有权要求公司收购其股权:公司连续五年盈利却连续五年不分配利润;公司发生合并、分立或转让主要财产;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其他解散事由出现,导致需要修改章程以继续运营。如果在股东会议通过决议后的六十天内,股东与公司未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股东可以在九十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股东权利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在特定情况下拥有请求公司收购股权的权利。这些情况包括公司连续五年盈利却不分配利润、公司发生合并、分立或转让主要财产以及公司需要修改章程以继续运营的情况。股东可以在股东会议通过决议后的九十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保护其权益。
股权收购程序
当股东符合上述条件时,公司有责任提供收购方案,并支付合理的价格以完成股权收购。股东可以在收购方案提供后完成退股。公司应根据法律规定的合理价位支付给股东,以确保股东权益得到合理保护。
法律依据
股东权益与公司收购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公司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根据该条款,股东在特定情况下有权要求公司收购股权,并在股东会议通过决议后的九十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确保其权益得到保护。
结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公司连续五年盈利却连续五年不给股东分利润,或公司发生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或公司需要修改章程以继续运营时,股东有权要求公司收购股权。公司应提供收购方案,并支付合理的价格以保护股东权益。股东可以在股权收购协议提供后完成退股。以上法律依据为《公司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以协商方式解决股东权益纠纷
通过协商方式解决股东权益纠纷的重要性,并提出在解决纠纷时,不仅要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还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预防可能出现的纠纷。文章还详细讨论了股权确认、股东知情权和分配权以及股权转让等方面的问题,包括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的股权确认、股东权益的保障和实
-
股东权利受到侵害的救济方法
股东权利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方法,包括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直接诉讼是股东作为原告,将公司、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被告,通过法院解决权利被侵害的情况,包括撤销决议、起诉董事及高管人员、行使查阅权、要求公司回购股份和解散公司。派生诉讼则是股东代替公司提起诉讼
-
股东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
股东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前者是因公司遭受侵犯而间接损害股东权利,当公司未起诉时由股东提起诉讼,性质为共益权;后者则是股东个人权利受到侵犯时提起诉讼,性质为自益权。两者在产生原因、诉讼性质、诉权根据、诉讼目的和诉讼归属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
民法典中的侵权赔偿协议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根据以上分析,目前在《公司法》框架下,股东退出公司的主要方式包括协议转股、法定退股、依据公司章程和股东会议决议解散公司、提起解散公司之诉。在选择退出方式时,应优先考虑较为平和的解决方式,如转股、依据公司章程和股东会议决议解散公司、符合法定条件的协议退
-
股东退股协议书样本及重要要素
-
股东退股协议范本
-
除名退伙后怎么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