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缴责任和违约责任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股东应按期足额缴纳其在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出资额。如果股东以货币出资,则应将款项存入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如果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则应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如果股东未按照规定缴纳出资,除了应向公司补缴外,还应对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作为公司设立后的第一批股东,发起人也需要遵守这些规定。如果发起人未按要求出资,其他股东可以向法院提起违约诉讼。
2、连带责任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公司法解释三》),如果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当公司或股东要求其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公司债权人要求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时,他们可以同时要求公司的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法院应予以支持。因此,发起人需要承担出资和清偿债务的连带责任,但在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虚假出资的发起人追偿。
如果公司的发起人或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非货币财产,公司登记机关有权责令其改正,并处以罚款,罚款金额应为虚假出资金额的5%至15%之间。
如果公司的发起人或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进行虚假出资,且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严重情节,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虚假出资金额或抽逃出资金额的2%至10%的罚金。
虚假出资的认定及法律责任。首先定义了虚假出资,并描述了其行为特征;然后阐述了单位虚假出资的主要表现;接着说明了虚假出资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最后提到了虚假出资的立案追诉标准。
公司法的修改对虚假出资罪的影响。修改后的公司法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和出资金额要求,股东无需在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并且取消了验资和实收资本的登记要求。然而,特殊公司的虚假注册资本和虚假出资行为仍然可能构成犯罪,例如商业银行等需要实缴出资的公
公司破产股东的责任。文中提到,股东如果存在虚假或抽逃出资等不当行为,需承担对公司债务的连带责任。股东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不得滥用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债权人的利益。发起人也需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缴足出资,如果非货币财产出资不足,发起人需承
虚假出资的法律责任。股东未按规定出资需承担行政责任,如罚款并改正;若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则构成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包括有期徒刑和罚金。虚假出资指公司发起人或股东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目的是欺骗其他发起人和股东。常见表现包括利用估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