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如果发现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额明显低于公司章程所规定的价额,出资人应当补交差额。同时,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也有连带责任。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如果在公司成立后,发起人或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未交付货币或实物、未转移财产权,或者进行虚假出资、欺骗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将会受到责令改正的处罚,并处以罚款,罚款金额为虚假出资金额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如果构成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公司成立后,虚假出资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却享有股权,会对其他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因此,公司法规定了虚假出资股东的补交责任、其他股东的连带补交责任以及虚假出资股东对虚假出资行为的改正义务。
股东的资格取决于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的记录以及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登记的确认。尽管这些文件不能证明股东已履行出资义务,但它们是证明股东资格的基本依据。
如果股东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导致公司自有资金未达到法定要求,公司的法人资格将被否定,此时股东将失去股东资格。如果公司自有资金仍达到法定要求,公司仍具有法人资格,股东仍享有股东资格,但股东需要承担补交责任,并对公司债权人在实际投入资金与注册资金之间的差额承担民事责任。
对于虚假出资的股东享有股权的情况下的股权转让合同,善意的买受人通常可以主张变更或撤销合同,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以欺诈为由。在特殊情况下,如损害国家利益,可以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主张合同无效。如果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出让人应退还转让款项,并根据过错程度承担赔偿责任以弥补买受人的损失。对于恶意的买受人,即明知或应知出资存在瑕疵而仍签订协议的情况,股权转让协议应视为有效,买受人和出让股东应连带承担补交责任。对于虚假出资的主体不享有股权的情况下的股权转让合同,由于转让的股权并不存在,买受人可以主张撤销合同。
虚假出资减资行为的法律责任。虚假出资行为涉及公司发起人、股东未按照法定要求交付货币、实物或转移财产权,严重者可构成虚假出资罪,受到刑法处罚。文章还阐述了立案追诉标准,包括虚假出资数额、抽逃出资数额、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明确法律责任有助于维护公司和股
公司董事的忠实义务与诚信义务。忠实义务要求董事以公司利益为最高行为准则,不得追求个人或他人利益;诚信义务则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要求董事在履行职责时平衡公司利益、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虽然两者有重合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区别。董事在行动时需遵守这两项义
在一人有限公司执行阶段如何追加股东责任的问题。依据《公司法》和最高法院相关规定,如果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无法证明公司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相互独立,股东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债权人权益,防止债务人逃避责任。
公司法的修改对虚假出资罪的影响。修改后的公司法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和出资金额要求,股东无需在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并且取消了验资和实收资本的登记要求。然而,特殊公司的虚假注册资本和虚假出资行为仍然可能构成犯罪,例如商业银行等需要实缴出资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