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如果是发起设立或募集设立的话,发起人协议是明确要求的。整体变更设立的话,目前实务中普遍按发起设立操作,签署发起人协议,但实际上法条中并没有明确支持,谨慎考虑还是签署一份。
有限公司设立,公司法没有要求必须有发起人协议(对股份公司的原始股东定义为“发起人”,而有限公司则为“股东”,因此也更谈不上什么“发起人”协议),而是以公司章程为法律效力文件。个人理解,有限责任公司的原始“股东”,与发起设立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在法律性质上是类似的(从公司法很多条款都能看出来,比如设立不成功时责任股东的赔偿条款、所拟定公司章程的法律有效性等),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过程中专门定义“发起人”,主要是为了区分募集设立过程中的其他股东,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过程中不存在“其他股东”,自然也不用多此一举的定义什么发起人,也就用不着再专门签发起人协议。不过实务中貌似也有签协议的,估计是出于谨慎考虑。
1、股份公司不能设立时,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和债务负连带责任;
2、在股份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发起人的过失致使股份公司受到损害时,应承担赔偿责任。
3、各发起人应为筹委会设立股份公司的行为提供各种便利或服务;
4、各发起人应完成在股份公司设立过程中应由各发起人完成的工作。
5、由于发起人中一方的违约行为,造成股份公司设立的迟延或 能,由该方发起人负责赔偿。如果出现多方违约,则根据各方实际过错情况,来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要想创业成功,创业者必须技术、经营两手抓,可从合伙创业、家庭创业或从虚拟店铺开始,锻炼创业能力,也可以聘用职业经理人负责企业的日常运作。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创业指导师的帮带作用。平时应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大自己人际交往的范围。创业初期融资并不是
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是指依照国家法律的规定订立发起人协议,提出设立公司申请,并对公司设立承担责任的人。我国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的要求有:发起人的范围。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5人以上为发起人,其中须有过半数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
拟定改制重组方案,聘请保荐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改制重组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对拟改制的资产进行审计、评估、签署发起人协议和起草公司章程等文件,设置公司内部组织机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股份有
①批准设立公司的文件;④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出资种类及验资证明;第八十五条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必须公告招股说明书,并制作认股书。第八十八条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应当同银行签订代收股款协议。代收股款的银行应当按照协议代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