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的公司是否需要办理对公账户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对公账户是指以公司名称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用于单位发工资、特定用途资金专项管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等。但是对公账户的存取款比较繁琐,存款需要填写现金缴款单,取款需要填写现金支票或者转账支票并加盖与银行留存的印鉴相符的公/私章。
公司对公账户分为四类:基本账户、一般账户、临时账户及专用账户。基本账户一个公司只能开一个,而一般账户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开立多个,数量没有限制。根据人民银行的账户管理规定,一个企业只能开立一个基本账户,但可以开立多个一般账户。如果企业还需要开立一个可以取款的账户,并且该账户有一定的专门用处,可以在该银行申请办理一个专用账户。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工商户,办理对公账户都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对于个体工商户而言,如果无法提供财务章,可以使用公章代替;如果无法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可以使用营业执照正本和副本、税务登记证正本和副本代替。所有上述证件均需要提供原件。
公司成立后,发起人的定义及与股东的关系。我国法律未明确规定发起人的定义,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台湾观点以是否签名盖章于章程作为发起人标准,我国大陆则强调发起人在发起人协议上的签名及实际参与公司设立行为。同时,对于发起人的法律关系,需要考虑保护交易安全,
原始股的相关知识。原始股是公司上市前发行的股票,在中国被视为盈利机会。购买原始股需注意承销商资格、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股票用途、企业负债情况、溢价发售比例和预测分红股利等方面。投资者应避免集中投放,采取分散投资的方式来减少风险。
企业法人章程的要求和内容,包括章程应包含的基本事项和联营企业法人的特定内容。还介绍了某一研究院型企业的基本情况、宗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组织和管理机构以及职工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情况。
公司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资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发起人的资格多样化,包括自然人和企业法人等,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如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和一些金融机构不能作为其他行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这样的规定旨在促进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符合国情和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