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又称创办人,是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签订发起人协议、提出设立公司申请、认购公司股份并承担公司设立责任的人。发起人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必要条件,也是发起或设立行为的执行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签署公司章程、认购出资或股份并履行公司设立职责的人应被认定为公司的发起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的股东。发起人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如果公司因故未成立,发起人需承担与设立公司行为相关的费用和债务的连带清偿责任。如果是部分发起人的过错导致公司未成立,其他发起人有权要求有过错的发起人承担设立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和债务。
2. 如果发起人在履行公司设立职责的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如果公司成立,受害人可以要求公司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如果公司未成立,受害人可以要求所有发起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在公司或无过错的发起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发起人追偿。
1. 发起人以自己的名义与外部签订合同,原则上由发起人承担合同责任。但如果公司成立后确认了这些合同,或者已经实际享有合同权利或履行合同义务,合同责任由公司承担。
2. 发起人以设立中公司的名义与外部签订合同,原则上由成立后的公司承担合同责任。但如果公司成立后有证据证明发起人利用设立中公司的名义为自己的利益与相对人签订合同,公司不承担合同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可以是以下类型的人或组织:
股票的定义、功能、用途、获取途径以及内容。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代表股票持有者对股份公司部分资本的所有权,具有经济利益且可以上市流通转让。股票的获取途径包括作为发起人获得、购买原始股、购买二手股票以及通过赠与或继承获得。股票
公司设立的主要两种方式: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发起设立是由发起人自行认购公司全部或首期发行股份的方式,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而募集设立仅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可通过向社会公开或特定对象募集股份的方式设立。为了防止损害投资者利益,发起人认购的股份在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要求。发起人进行公司设立活动,需满足法定人数。公司需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并遵守股份发行和筹办事项的法律要求。同时,制定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拥有公司名称和符合要求的组织机构,以及具备公司住所也是必要条件。
我国刑法对于抽逃出资罪的规定。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在公司成立后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若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构成犯罪。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对于此罪行有具体的罚金和刑期规定,并详细描述了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条件和股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