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是指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指股票未上市,也未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属于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其上市交易需要获得批准,并需符合特定条件。《公司法》和《证券法》的修订为更多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提供了便利。
股票必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并向社会公开发行。
公司的股本总额不得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
公司必须经营时间在三年以上,并连续三年盈利。如果是依法改建自国有企业或者在本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且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以进行连续计算。
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一千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得少于一千人,并且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必须占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如果公司的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则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必须达到10%以上。
公司在最近三年内不能有重大违法行为,并且其财务会计报告不能有虚假记载。
根据国务院的规定,还有其他条件需要满足。
上市公司提交年度报告的相关内容要求。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公司年度报告需包含公司概况、财务会计报告和经营情况、董事等高管人员的简介及持股情况、已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情况,以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确保报告真实、准确、完整,有助于投资者
公司成立后,发起人的定义及与股东的关系。我国法律未明确规定发起人的定义,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台湾观点以是否签名盖章于章程作为发起人标准,我国大陆则强调发起人在发起人协议上的签名及实际参与公司设立行为。同时,对于发起人的法律关系,需要考虑保护交易安全,
原始股的相关知识。原始股是公司上市前发行的股票,在中国被视为盈利机会。购买原始股需注意承销商资格、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股票用途、企业负债情况、溢价发售比例和预测分红股利等方面。投资者应避免集中投放,采取分散投资的方式来减少风险。
企业法人章程的要求和内容,包括章程应包含的基本事项和联营企业法人的特定内容。还介绍了某一研究院型企业的基本情况、宗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组织和管理机构以及职工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