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主合同和担保合同均存在无效原因时,我国法律并没有单独规定处理方法,也没有明确规定担保人的责任范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担保人、债权人各自的过错情况来确定担保人的责任范围。
在主合同和担保合同均被宣布无效的情况下,通常作为缔约者的债权人、债务人和担保人均有过错。根据法律规定,担保人的赔偿责任应当是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某一份额,即承担部分的赔偿责任。
在主合同和担保合同均被宣布无效的情况下,不排除担保人仍然可能没有过错。如果担保人没有过错,担保人就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主合同和担保合同均无效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债权人无过错的情况。如果债权人无过错,则债务人和担保人应当承担对债权人经济损失的连带赔偿责任。
无论主合同的无效归责于债权人、债务人还是双方都有过错,无论无效的结果是返还原物还是赔偿损失,如果担保人没有过错,担保人都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债权人无过错,因担保人的无效担保行为造成主合同债权人损失的,担保人应根据其过错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种情况主要指债务人与担保人违反法律禁止性或强制性规定以及恶意串通欺骗债权人而缔结担保合同的情况。
如果担保人明知主合同无效而仍然为其提供担保,导致主合同债权人经济损失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主合同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如果债权人和担保人都有过错,担保人承担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主合同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因此,主合同无效连带责任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如果双方都有过错,需要赔偿损失;如果担保人无过错,担保人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债权人无过错,因担保人的无效担保行为造成主合同债权人损失的,担保人应根据其过错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主合同失效时担保合同的效力问题,以及担保法中关于保证期间的规定。担保合同作为主合同的从合同,当主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也将失效。保证期间是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一般不影响诉讼时效,若债权人在保证期间未主张权利,保证人将免责。当事可约定保证期间,未约定的按
保证合同的定义、形式及要素。保证合同是明确保证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协议,当债务人违约时,保证人需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合同为诺-成合同,无需交付财产即可成立。同时,文章还涉及实际违约和预期违约的概念,实际违约指违反合同影响经济利益且未在约定时间内履行,而预期
担保合同的期限由当事人在担保合同是约定,没有约定的一般是自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6个月,超过约定期限或者主债务履行期限6个月的,担保合同无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第十八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