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解除是指当法律规定的情况出现时,保险合同当事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行使解除权。法定解除的情况通常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不同主体在法定解除方面有不同的规定:
对投保人:
(一) 在保险责任开始前,投保人可以行使解除权。
(二) 在保险责任开始后,根据合同约定,投保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解除合同后,投保人只能要求退还剩余保险费,不能要求退还自保险责任开始之日起至解除合同之日的保险费。如果合同没有约定解除权,投保人则不能要求解除合同。
(三) 在保险合同订立后,如果保险人破产且无力偿付,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
对保险人:
保险人在发生法律规定的解除情况时才有权解除合同,要求相对严格。在我国,保险人可以根据以下法定解除情况解除合同:
(一)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二) 投保人、被保险人未履行合同义务。在财产保险合同中,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未按约定履行对保险标的物的安全责任,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三) 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物的危险程度增加。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有义务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通知保险人保险标的物的危险程度增加的情况。保险人可以要求增加保险费,或在考虑自身承保能力的情况下解除合同。
(四) 在分期支付保险费的人身保险合同中,如果投保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超过60天未支付当期保险费,导致合同中止,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在合同中止后两年内,如果双方当事人未达成协议,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解除权发生后,并不会自动产生解除效力,解除权人必须行使解除权后,合同的效力才会消失。
协议解除又称为协议注销终止,是指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根据合同约定,在合同有效期内发生约定的情况时可以随时注销保险合同。协议解除要求保险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解除的条件,一旦约定的条件满足,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有权行使解除权,使合同的效力消失。
根据规定,如果保险合同解除是因为被保险人的不当行为,保险人无需退还已支付的保险费。从保险合同订立开始到解除合同期间产生的保险费,保险人也可以不予退还。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法定可以解除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谎称或制造保险事故、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实、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后未按期申请复效、保险标的转让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违反维护保险标的安全的义务、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以及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
保险代理人和投保人在保险合同中的权利与义务。保险代理人不能随时终止保险合同,而投保人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解除合同。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需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否则保险人可能解除合同。同时,保险人在签发保险单时会做出一些约定,如未交清保费则不承担保险责任。此
中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特别是针对合同违约方主张解除合同的限制。合同解除分为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约定享有解除权的合同当事人、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以及因违约行为导致合同解除等情形。作为违约方,不能主张解除合同。合同法定解除条件包括不
《保险法》规定的五种保险合同解除条件。包括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虚假索赔、未履行安全责任、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以及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等情况。投保人在签订保险合同后必须尽到应有的义务,否则可能面临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