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 医疗过失案件怎么处理?

医疗过失案件怎么处理?

时间:2023-08-09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1023
导读:医疗过失案件需要根据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内容来进行处理,或者是按照法律当中的规定来判断具体的赔偿责任。实际上在这过程当中的话,双方当事人肯定是需要关于过错的程度以及承担的赔偿责任来确定。

医疗过失案件的处理方法

医疗过失案件的处理需要根据双方当事人的协商一致或法律规定来确定具体的赔偿责任。

1、医疗机构的过错

医疗机构在医疗过失案件中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这包括不得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产品质量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其规定的义务。医疗机构在医疗事故中主要违反的是管理义务,如未按照批准的诊疗范围开展诊疗活动、未适当任用合格人员、未保证医疗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未保证医疗器械、药品、医疗用品符合国家要求,以及未按规定保管医疗文件等。

2、医务人员的过错

判断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错,需要根据主客观标准进行评判。

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其中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根据《条例》规定,医疗事故的过错属于过失,强调行为人没有主观恶意。如若存在故意行为,则应根据刑法进行处罚或按照一般人身损害赔偿处理。医疗事故中医务人员的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四种:

  1. 完全责任:指医疗过失行为完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
  2. 主要责任:指医疗过失行为主要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 次要责任:指医疗过失行为次要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其他因素起主要作用。
  4. 轻微责任:指医疗过失行为轻微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其他因素起绝大部分作用。

医疗事故赔偿规定

医疗事故赔偿数额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1. 医疗事故等级
  2. 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3. 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一旦发生医疗过失行为,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医疗事故赔偿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医疗事故的严重程度以及医疗过失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责任程度。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当事人委托鉴定时需支付费用,如确认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支付,否则由当事人支付。鉴定费用根据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和鉴定级别而定。重新鉴定时不得再次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市级鉴定费用2200元或低于此金额,省级鉴定费用则高于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两种启动方式: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和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适用于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患双方一方当事人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情况。而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则是双方同意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基础上

  • 原告刘某主张医疗事故责任

    原告刘某因医疗事故导致的三尖瓣前瓣腱索断裂等健康问题。刘某在西京医院就诊时因医师操作不当导致术中损伤,并因医院隐瞒病情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经司法鉴定和西安市医学会鉴定,西京医院存在医疗过失并承担主要责任。虽然西京医院对鉴定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第三次鉴定

  •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首先进行医疗鉴定获得证据,划分责任;接着确认事故等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强调了申请时效的重要性,当事人应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否则法律不予保护。

  •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 什么属于合作医疗意外事故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