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因此,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为一年,即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若患者死亡,则需在死亡后一年内提出鉴定申请。若损害结果在多年后发现,则自发现后起算一年,但超过20年的情况法院将不保护,鉴定亦无实质意义。
病员家属首先向医疗单位的医务处(科)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的书面申请,由医疗单位医疗事故处理小组进行讨论,并出具书面结论。
病员或其家属如对医疗单位结论不服,可以向相应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医疗事故或事件鉴定申请需在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一年之内提出,逾期将不予受理。但病员死亡的情况下,其家属应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十五天内提出申请。
对县级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不服的,应在收到鉴定书十五天内向苏州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复查。
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不服的,应在收到鉴定书十五天内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复查。
医疗事物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如对结论不服,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对于医疗事故的具体情况,需要严格按照上述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要求进行办理。特别是在涉及医疗事故发生原因的认定时,若造成严重违法事实,还需要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具体情况将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当事人委托鉴定时需支付费用,如确认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支付,否则由当事人支付。鉴定费用根据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和鉴定级别而定。重新鉴定时不得再次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市级鉴定费用2200元或低于此金额,省级鉴定费用则高于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首先进行医疗鉴定获得证据,划分责任;接着确认事故等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强调了申请时效的重要性,当事人应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否则法律不予保护。
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首先,医患双方应协商一致并申请鉴定,可向市医学会或医疗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后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随后,医学会从专家名录中选择专家组成鉴定组,并举行鉴定会听取双方陈述及提问环节。最终,专家讨论并出具鉴定报告。
医疗事故的构成条件,包括合法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服务、存在违法或过失行为、导致严重不良后果以及违法行为与不良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同时,文章介绍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两种方式、启动程序、鉴定程序和注意事项,以及鉴定结论的效力和再次鉴定的相关规定。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