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因此,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为一年,即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若患者死亡,则需在死亡后一年内提出鉴定申请。若损害结果在多年后发现,则自发现后起算一年,但超过20年的情况法院将不保护,鉴定亦无实质意义。
病员家属首先向医疗单位的医务处(科)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的书面申请,由医疗单位医疗事故处理小组进行讨论,并出具书面结论。
病员或其家属如对医疗单位结论不服,可以向相应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医疗事故或事件鉴定申请需在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一年之内提出,逾期将不予受理。但病员死亡的情况下,其家属应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十五天内提出申请。
对县级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不服的,应在收到鉴定书十五天内向苏州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复查。
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不服的,应在收到鉴定书十五天内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复查。
医疗事物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如对结论不服,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对于医疗事故的具体情况,需要严格按照上述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要求进行办理。特别是在涉及医疗事故发生原因的认定时,若造成严重违法事实,还需要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具体情况将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文章介绍了诉讼时效的定义和规定,并详细阐述了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文章指出,医疗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权利人可从医疗侵权纠纷和合同违约纠纷两个角度选择诉讼案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和医疗鉴定流程,提醒患者及其
医疗事故鉴定的条件和程序。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事故争议报告或申请后,应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医学会的鉴定受理有明确的条件,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将不予受理。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和当事人按不同情况支付。医学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首次鉴定由市级或
医疗事故鉴定的受理条件及程序。医学会规定了具体的申请条件,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形将不予受理,并需说明理由。医学会应当在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并在接到材料后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总体时间期限应在受理后的60日
合作处理医疗事故的流程。首先,医疗单位与病家应进行协商,若协商无果,病家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需注意病员死亡后,家属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鉴定。此外,医疗事故的鉴定部门及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也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