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 怎么进行医疗事故尸检?

怎么进行医疗事故尸检?

时间:2023-10-16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1711
导读: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一、医疗事故尸检的程序和要求

患者死亡后,若医患双方当事人无法确定死因或存在异议,应在患者死亡后的48小时内进行尸检。若有条件,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必须经过死者近亲属的同意并签字。

尸检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有义务进行尸检。

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邀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与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若一方拒绝或拖延尸检,并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责任应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承担。

若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应立即移放太平间。一般情况下,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周。若超过时间未处理的尸体,需经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同级公安部门备案后,按规定进行处理。

二、医疗事故尸检的注意事项

1. 医疗尸检的时限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患者死亡后,若医患双方当事人无法确定死因或存在异议,应在患者死亡后的48小时内进行尸检。若拒绝或拖延尸检并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责任将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承担。

因此,医患双方应及时决定是否进行尸检,以便给尸检机构留出必要的准备时间,及时进行尸体解剖。此外,由于决定医疗尸检的权利在于患者家属,无论家属是否同意医疗尸检,都应具备书面签字的文件。若在规定时间内患者家属未进行同意或不同意的签字,将视为患者家属放弃了医疗尸检。

2. 医疗尸检的性质

医疗尸检指的是《解剖尸体规则》中规定的病理解剖,其目的是明确死亡原因,同时也对临床诊断进行印证。需要强调的是,尸体解剖仅能对死亡原因进行判定,解剖结果是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时的重要参考内容,对诊治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当或过错,不能做出倾向性或结论性的意见,这超出了尸体解剖工作的范围。

3. 医疗尸检对遗体的影响

(1) 尸体体貌的破坏:尸体检验必然会导致遗体体貌的损坏,使遗体表面留有缝合切口。尤其需要对面部进行局部解剖检验时,会使面容受到损坏。另外,有时也会因需要而使遗体外形的完整遭到破坏,如五官、乳房、外生殖器等。

(2) 遗体器官的缺失:尸体检验必然需要取出重要的组织和脏器进行全面检验。目前仍有家属要求仅进行局部或部分解剖的情况,这对于死亡原因的推断会产生一定影响,对医学发展和死者是不负责任的,应尽量避免。

4. 医疗尸检的局限性

尸体检验虽然是目前明确死因的最重要手段,但由于当前医学水平以及尸检本身技术水平的限制,仍会导致某些问题无法解决。虽然阴性解剖(解剖后死因无法确定)并不常见,但医患双方,特别是死者家属应了解和理解这一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 构成一级医疗事故的要素

    医疗事故的分级及其中的一级医疗事故,特别是其构成要件的详细内容。一级医疗事故包括患者死亡或重度残疾的情况,分为甲等和乙等。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责任能力、过失、违法性和因果关系。这些要素在医疗纠纷中至关重要,涉及医患双方的权益。

  •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 医疗事故致死起诉流程

    医疗事故致死起诉的流程。患者及其家属可以选择提起医疗侵权民事赔偿之诉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医生只能提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之诉。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包括医患关系、医疗行为违法违规等,才能受理。当事人需提交就诊资料等证据。

  • 医疗纠纷行政部门会管理吗
  • 牙齿医疗纠纷怎么解决最快
  • 医疗纠纷起诉医院还是医生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