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途径解析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途径解析

时间:2024-01-12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2055
导读:医疗事故的纠纷处理途径有:医患双方可以先自行协商解决,或是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解,前两种途径都解决不了的话,医务人员或患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来进行判决。

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途径

1. 自行协商

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签或存在重大误解,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这种处理方式对医患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最优选择,不仅利于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医院的声誉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2. 行政解决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解。

3. 司法裁决

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与非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的法律适用是不尽相同的,前者需适用医疗事故条例进行裁决,而后者则依照《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予以裁判。

医疗纠纷的新特点

1. 数量逐年增多

医疗投诉、医疗技术鉴定要求以及伤残鉴定要求逐年增多,同时新闻媒体参与的也增多。

2. 院方败诉的增多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采用的“举证责任倒置”,使医院出现举证不能的情况增多。

3. 处理困难增大

多数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复杂,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而且社会各界一般认为患者是弱势群体应当加以特殊保护,因此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4. 社会影响增大

特别是有些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因患者要求高额赔偿不能满足,而反复向卫生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及相关媒体投诉,加之有些媒体缺乏医学知识,不明事实真相,盲目炒作,给医院的声誉造成极大损坏。

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三级医疗事故、四级医疗事故。在日常工作中,医疗机构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患者死亡后,尸体应立即移至太平间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尸体放置在太平间以外的地方。尸体处理需遵循一定程序,涉及尸检、家属处理等方面。医疗机构有责任暂时存放尸体,但太平间不是长期存放地。

  •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协商调解具有成本低廉、效率较高的优势,但前提是双方遵守法律规定。如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调查后给出处理意见,再次协商调解或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鉴定。

  • 《侵权责任法》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侵权责任法》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指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司法实践中逐渐被边缘化。条例关于赔偿责任的规定将不再作为审判依据,关于不属于医疗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将失去意义,医学会鉴定体制也面临巨大考验。同时,侵权责任法也可能加剧医疗纠纷,患方承担举

  • 医疗纠纷赔偿协议书范本
  • 什么属于合作医疗意外事故
  • 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区分与解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