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式申请书;
(2)相关证明材料;
(3)条例规定的其他材料。
根据条例规定,对申请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审查内容包括管辖范围、申请人资格、时限以及是否进入诉讼程序或调解结案等。审查决定应在10日内作出。
将受理决定书面通知申请人;若不予受理,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自受理决定作出之日起的5日内,将相关材料移交市医学会组织进行首次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市医学会按照条例规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市卫生局对鉴定人员的资格、专业类别和鉴定程序进行审核。
审核后得出相应的鉴定结论。
经鉴定确认为医疗事故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申请,签署调解委托书,按照自愿原则和条例规定,进行赔偿调解。
如果调解成功,制作调解书;如果调解不成,本案进入法律程序。
根据医疗纠纷案件的诉讼请求赔偿数额或价额,按照以下比例分段累计交纳起诉费用:
1. 不超过1万元的部分,每件交纳50元;
2. 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 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 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 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 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 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医疗事故导致的伤害各不相同,但对于受害者或受害者家属来说,他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进行赔偿。特别是在医疗事故导致残疾的情况下,赔偿的程序和标准相对于其他赔偿更为复杂,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纠纷。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及医疗行为责任豁免制度。医院对于医疗纠纷投诉有详细的接待规定和处理程序,包括病历管理、科室主任的职责、患者死亡后的处理、病历复印与封存、医教部门的角色以及答复患者的时限等。医疗行为豁免制度因医疗行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